阅读生活化的实践与思索

时间:2022-08-05 11:31:27

阅读生活化的实践与思索

摘要: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弊病,而与生活脱节是根子之一。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化阅读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化教学,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健全人格,磨砺人生。本文以具体的实践来说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

一、问题的提出

现实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尽人意,调查表明,当前只有15.69%的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而明确表示不感兴趣的却有47.08%。在职业高中,因为学生重专业技能学习轻视文化课学习,情况更糟。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阅读教学与生活的脱节是语文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首要因素。例如,教师静态孤立地看待语文,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因此,当务之急应给语文一个广阔而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使语文教学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职高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生活化”。因为直接的社会性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而且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阅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根据

阅读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它是阅读;从碰撞的角度来看,它又是生活。面对学生生活实际,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民主氛围,将课文反映的生活场景或是生活感悟还原出来,打通课内外壁垒,即用我们的理解与思考呼唤出作者提供的生活天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许多语文教育大家对这个问题有过极为精辟的论述。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阅读应该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更鲜明、更深刻的主观感受。“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最为流行的是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极其简单而又非常深刻地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标准则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强调: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此外,新课标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怔,为阅读教学生活化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基础。

三、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践

(一)以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而巧妙的导入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整堂课有很重要的调控作用。而生活化导入正是唤起学生积沉的回忆,使他们饶有兴趣地走入美妙的阅读世界。

如教学《绝版的周庄》,我从白居易的《忆江南》导入:“《忆江南》描写的是江南的春色,一个“忆”字,既写出身处洛阳的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又传达出一种蓬蓬勃勃的韵致,把读者带进了美不胜收的境界。自古江南出美女,自古江南美如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来领略江南周庄的诗情画意。”又如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我这样导入:“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也是我们一生中最最亲近最最重要的人,现代赞颂母亲的文学、歌曲、影视作品也是不胜枚举,谁来举个例子?”学生能说出高尔基写的长篇小说《母亲》,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等,我说“很好,这些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你了解母亲最大的心愿吗?母亲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学习文学大师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

生活情景化的导入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拉近了与课文内容的距离,对激发学生的阅读乐趣,拓展阅读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以生活体验理解难点

有些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差距,以致学生对人物或主题认识得不够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都是正常的。生活情感毕竟是属于个体的独特体验,由于时过境迁,今天的学生很难体会当年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读感人至深的日本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会窃笑。因此教师需调动学生的相关生活积淀,营造课文所需要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课文人物产生共鸣。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极力引导学生去关注面馆老板夫妇的行为:第一次去吃面的时候,店老板就多给了半碗面,这是帮助。第二次,老板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这是温暖。老板娘建议给三碗面,而老板说:“不行,他们会尴尬。”这是尊重。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改了价格板,这是尊重。当老板夫妇获知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后,面对面蹲着掉泪,这是同情。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这是祝福。从而让学生体验到经商者的人情之美。店主夫妇给母子三人帮助,尊重,鼓励充分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们是那么热情真诚善良。人间的温情,给小说塑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从中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

当然许多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思考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去体悟,从而理解课文,认识生活。

(三)以生活图景直观感受

并不是所有的文本内容都能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契合点,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学生陌生的文本知识,教学时应创设直观的感性的图景,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有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譬如,上《闽中桥梁甲天下》这篇说明文,可以出示一些从网上下载的表现闽难地区桥梁建筑的资料,让学生对闽中桥梁建筑的成就和特征有直观印象,了解我过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的兴趣。学习法布尔的《意大利蟋蟀》,先在多媒体上投影蟋蟀的图片,然后让捉过玩过这种小动物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给同学们听,大家似乎看到这个“田野里的音乐家”已跃然纸上,哇哇鸣叫了。

多媒体是创设生活图景的最佳教学手段,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

(四)以生活表演再现内容

我们招收的是幼师职高学生,她们好表现,好动,而生活化表演正是满足了她们这一心理愿望。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寓言故事,让学生演一演,比一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鲜活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让学生在课堂上过一把瘾。

曹禺的《雷雨》,是比较适合改编成课本剧的经典作品,学生在扮演剧中的侍萍、周朴园等形象吟诵剧中人物台词过程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认识,感受到两大对立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四、结果与思考

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表现在:第一,学生学得更有兴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能畅谈自己的见解。就在这热烈地讨论、辩论与表演中,增长了丰厚的知识,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第二,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了。学生还备有一本“生活语文”专用本,收集了大量的广告语、标语、谚语、歇后语、店牌名等,对优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和提升语文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三,语文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在学校组织的古诗词默写、改错别字、等竞赛活动,所任教班级的各项获奖人数均居年级前列。

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事半而功倍;脱离生活,语文教学就枯燥无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事倍而功半。

在实施这一课题时,最大的疑虑是生活化教学会不会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冲突,教师有没有信心长久地坚持下去,学生有没有时间去校外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化阅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把生活作为阅读教学的点缀,而应该把生活看作是语文阅读的源头活水,应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至于学生的校外实践,这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新型人才的需要。可以说,离开了生活的阅读教学,多半是缺乏生机的应试教学。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活化阅读会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其感受和理解能力,切实提高阅读效益。

上一篇:语言学习的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让语文的阅读教学充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