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彩塑漫谈

时间:2022-08-05 07:14:50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陲,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敦煌彩塑就分布在以莫高窟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敦煌彩塑自公元366年开创以来延绵不绝,其技法曾对西北及内地石窟、寺庙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对于反映我国民族文化的性格和特色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分布区域

敦煌彩塑主要分布在以莫高窟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包括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等现存七处约577个洞窟里。现存上自十六国,下至清代12个朝代的3000余身彩塑。上下一千五百余年,保存古代彩塑之多,历时之长,技艺之精,世界罕见。敦煌石窟自1940年代中断造像以后,彩塑技艺主要以庙宇神像为载体传承于民间,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一带。这种特殊的彩塑制作技法和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与莫高窟彩塑一脉相承。

二、历史渊源

溯源敦煌彩塑,有一个资料被学术界广泛引用,即《史记·汉书》记载: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敦煌界,数于北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利长先作土人,特勒靽於水旁。後马玩习,久之代土人特勒靽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云从水中出。”此段记载中,暴利长为捕天马搏土塑人,这是敦煌见于记载的第一件泥塑作品。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立敦煌郡后,留存下来的汉晋雕塑虽然不多,但从保存于敦煌博物馆的汉陶鼎浮塑双鱼可窥知,当时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泥塑技艺。尤其是《北史》卷《李暠传》中记载,西凉年间,国主李暠曾在敦煌赦建“靖恭堂、谦德堂、嘉纳堂、功德殿”,这些殿堂内曾有过壁画和塑像。《沙洲图经》记载:李暠曾在敦煌设立县学,学院内曾有先圣太师庙堂,堂内有塑先圣与先师颜子像。这段记述证明,佛教在敦煌流播之前,当地泥塑艺术已有着深厚的传统。敦煌彩塑形成规模,当于敦煌石窟开创之始。据莫高窟出土的唐《李克让重修佛龛碑》曰“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戒心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于尊师窟侧,更即营造……而后合州黎庶,造作相仍。”至唐武则天时期“已有窟室千余龛”。这段碑文几乎是莫高窟前期营建史概要,它透露了当时敦煌开窟造像之盛况。从莫高窟现存最早的十六国时期的275窟彩塑看,敦煌彩塑从一开始便是塑绘结合的形式,以生动活泼、刻画细腻为特征。这门“塑形绘质”的艺术形式贯穿于敦煌石窟的每个历史时期,形成敦煌彩塑特有的风格。

敦煌彩塑在石窟艺术中居于主体地位,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和欣赏价值。特定的宗教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它在空间造型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风貌和成就。其形式一般有浮塑、影塑、贴壁大泥塑、圆雕四种。内容大体分为神像(包括佛、弟子、菩萨、护法神、供养天女、飞天、地神)、世俗人物像、动物、图案、建筑装饰五类。塑像大到三十余米之高,小至盈寸。

纵观敦煌彩塑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早期发展阶段——北凉、北魏、西魏、北周;二、中期鼎盛阶段——隋、唐;三、晚期衰落阶段——五代、宋、回鹘、西夏、元、清。敦煌彩塑技艺,在本土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由最初的模拟到彻底的消化,从而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艺术风格,在我国传统彩塑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

三、濒危状况

1、随着一些石窟、庙宇的保护性修缮,越来越多的塑像需要运用敦煌彩塑这门传统的技法去创作和复制。但由于很少有人传承这门技艺,以至一些塑者之作在用材、工艺等方面不伦不类,要么不坚固,要么材质与环境不和谐,使这类形式的塑像不能很好地表现原有的特质,缺乏泥彩塑特有的魅力和韵味,与保护性修缮、复原古建原本的目的格格不入。雕塑工作者受不具备传统技艺的制约,也使得敦煌彩塑这门技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而得不到很好的延续,更加使其面临失传的危机。

2、从1930年代开始,我国的美术教育,特别是雕塑方面,主要以西洋的模式开展教学,而很少重视传统彩塑技法的传授。在许多艺术家的观念里,彩塑属于民间匠人的一般工艺制作而不登大雅之堂。敦煌彩塑所处地域的闭塞以及从事这门技艺者奇缺等因素,更使它面临后继无人,难以为继的境地。责任编辑:尹雨

上一篇:我们都有“百度病” 下一篇:农村青少年社会读书活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