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十年:进展、问题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05 03:09:40

新闻十年:进展、问题与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新闻工作进入了快速推进期。至今十年过去了,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新闻工作呢,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如何认识呢?

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是我国新闻的主要特色

尽管早在1983年我国的新闻制度就开始建立,但其快速发展还是最近十年中的事情。“非典”的爆发成了这一制度最好的推进器,推动了地方性新闻制度的建立和地方性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政府新闻制度建设意见的通知。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新闻进一步进入了规范化的快速发展期。总结起来,我国的新闻制度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闻制度初步建立。到2010年,国务院各个部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高法、高检等近90个部门和机构都已经设立了新闻发言人,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也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地方政府的新闻制度也大都建立起来了。2009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了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2010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了13个中央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工作机构的电话,地方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在纷纷建立。2009年9月,国资委提出要指导“央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制度建设,设立新闻发言人以及相应的新闻机构,2011年2月,国资委公布了央企121位新闻发言人的名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经过培训的庞大的发言人队伍,发言人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其次,新闻的工作程序与功能初步理顺,建立了以新闻发言人为核心,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的新闻体制。在内容方面,建立起了日常新闻、重大新闻、热点新闻与突发事件新闻的不同类型,内容涉及到国家的重大决策、国际关系、经济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形式上,除了新闻会、吹风会、新闻稿、接受采访、处理问询之外,2007年6月国新办首次组织到北京市工商局开现场新闻会,2009年11月南京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2011年11月北京市“微博厅”成功上线等等,都是值得肯定的新探索。特别是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的会、接受及组织记者采访之外,又一非常重要的形式。

第三,新闻的频率加快,的信息量增加、质量也在提高。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会首次超过了1000场,达到了1088场,随后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2007年是1408场,2008年是1587场,2009年是1646场,2010年是1876场,2011年又达到了2211场,比2005年翻了一倍多。2011年9月,外交部的新闻会从1983年的每月一次,1987年的每周一次,1995年的每周两次,改成了每周五次,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国务院做到了这个频次。在地方,各种类型的新闻会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的信息量也在增加。据媒体报道,在2012年国庆节期间,政务微博的粉丝量超过了当地的党报发行量。10月6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成都和广州等七地新闻办和公安局的12家官方微博平均28.5条微博,其粉丝总量达到2439万,远超过当地党报的发行量,政务微博成了官民沟通、良性互动的新平台。

最后,新闻制度的建立带来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良好方式,而且促进了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显示了中国政府的开放、透明的态度,促进了政府的信息公开和执政体制的改进。我们看到,新闻制度不仅在北京奥运会、神州卫星上天、每年的“两会”等重大的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北京的“7·21”暴雨等突发事件中也尽显其功能,中国新闻也在传统的成就报道、典型人物报道两大品种不断改进的同时,推进了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报道两大新品种的成熟。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

当前的舆情特点对新闻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新闻制度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看到,当前的舆论环境非常复杂,这对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而言之,当前的舆论环境有以下特点。

第一,信息量膨胀、传播速度加快,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的舆情也进入了空前活跃期。西方学者贝克和吉登斯等人曾在全球化研究中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而我国正是处于这种全球化与现代化叠加的双重风险区。中国人民大学舆情研究所自2010年开始每年都“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其2012年的报告显示,2009年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有248个,2010年为274个,2011年为349个,呈加速上升的趋势,几乎达到了每天一个。报告称,我国危机已不再是单个随机事件本身,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常态存在。

第二,尽管传统媒体舆论依然是主战场,但新媒体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社会中媒体与政府一致,形成统一的舆论场,而口头传播的“民间舆论场”别具一格。在当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及民间三个舆论场的独立性都在增强,而且出现了向新媒体集中的趋势。不过,传统媒体依然是舆论的主导者。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统计,2009年1月到2010年8月的245个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中,中央新闻单位(如人民日报(网)、新华社(网)、央视(网)等)占了舆论源头的46.1%,地方新闻单位(如《东方早报》、《齐鲁晚报》、《潇湘晨报》等)占了30.2%,二者合计占了新闻首发的近八成。

第三,舆论多元化的趋势已经形成,社会监督成为常态,媒体社会功能不断强化。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舆论监督投入了极大的力量,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舆论监督的比重不断上升。在舆论多元和舆论监督方面,新媒体由于其天然优势而获得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由于中国的社会、政治体系尚在建设中,特别是社会沟通机制、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仲裁与调节机制尚不完善,因此舆论被赋予了更大的社会功能空间,高涨的舆情推动公共决策协商模式的改变,影响公共管理的政策议程。

第四,舆论在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的同时,一些负面作用也开始显现,舆论引导的任务加重,尤其是在危机事件中。尽管“舆情不是敌情”,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到一些非理性舆情后面的社会基础:一是政府信用透支、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矛盾加剧;二是社会浮躁、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盛行;三是社会的非理性认知习惯。在当代社会,一方面是媒体的功能凸显,对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媒体经常出现的“失位”和“越位”。所谓“失位”是指没有准确、公正、客观的报道新闻,反映社会的真实状况;所谓“越位”则是指媒体过多的展现出主观性,过多的对社会进行了不适当的干预,所以需要舆论引导。在突发事件中,由于信息量暴增,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事件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危机带来的已经不再是孤立事件,很有可能出现“由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危机效应,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更需要舆论引导。

第五,中国处于世界的聚光灯下,国内舆情开始与世界舆情结合。近年来,国内舆情与国外舆情也形成了越来越大的互动,许多国内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也成了国外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我们需要在舆论引导中同时把握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这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新任务。

新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概括而言,我国新闻制度的十年,也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2003年到2006年的初步推进期,2007年到2011年的制度化建设及快速推进期,最近两年的是制度反思和深入探索期。概而言之,新闻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角色、制度建设和能力的提升四个方面,其未来的发展也有待于这四个问题的有效解决。

首先是新闻的理念和认识问题。新闻发言制度设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发言人的使命又是什么?在现实中有一些认识并不正确。本来制度的初衷是如何有效的披露信息,引导舆论,但是现实中由于媒体问题、工作失误,反而成了如何应对媒体,如何化解危机,发言人的职责是什么也变得模糊不清了,是披露信息还是隐藏信息,是解决问题还是推卸责任,是全局观念还是部门利益,是拉近情感还是激化矛盾?在现实中,甚至对“媒体应对”这个词也开始展开了讨论,到底是“应对”,还是“合作”或“服务”?“应对”也有消极和积极两种,是“压制”与“合作”的中间状态,这种讨论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积极应对是合作的前提。我们认为,对发言人的职责应做明确规定,“披露信息,引导舆论,提升理念,拉近感情”,应该是发言人的职责和使命。要通过有效的信息披露而引导舆论,通过提升理念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最终在有效沟通中拉近政府与民众的情感距离。

其次是新闻发言的职业化及角色转化问题。发言人是专业的还是兼职的?因为新闻发言人表现出的不够专业,所以有人提出发言人应从官员制向专业人士转化,新闻制度从信息披露向公共关系转换,甚至可以考虑聘请媒体人士担任新闻发言人。不过我们认为角色转化是必要的,但是并不需要在体制外解决,中国目前的状况,比较可行还是官员制,但是要求专业化、职业化、稳定性的官员制。

第三是制度建设的问题。发言人制度建设和完善是关键,而发言人的非专业化也与制度有关。尽管我们的制度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远远谈不上完善。要建立队伍,形成机制,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专业化制度体系,目前看需要建立的制度体系包括,如培训上岗制度(包括建立岗前培训、岗上交流培训等),持证上岗制度,发言人的任期制度,任内晋升制度,适度保护制度,工作特权制度,任内进修制度及其他待遇制度,等等。另外是制度落实,制度落实才有实效,例如新闻的类型规定,时效性规定、形式的要求,新闻的问责,等等。

第四,能力的提升问题。角色转换和制度建设的目的,最终要表现在能力提升方面。在现代的传播学研究中,由传输模式到接受模式的演变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传播方式的变化和受众地位的提升,使得“说什么”和“用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渠道说”,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提高新闻的有效性,除了一般的诸如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公众利益、勇于担责、针对性与合理性等等原则之外,形式的探索也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在新闻中的新媒体就是很好的探索。舆论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容器,只有形式的与时俱进,才能使舆论容器中的信息有序合理地运动。

2009年3月,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谈到领导的能力建设问题时,首次提出了“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我们相信,随着各级政府对新闻工作的日益重视,未来十年的新闻工作,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和质的提升,也会成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中一个亮丽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对外传播研究特征 下一篇:微天下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