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头影测量去重叠定点方法

时间:2022-08-05 02:46:52

口腔正畸头影测量去重叠定点方法

近年来,随着三维CT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使得对颅颌面结构的三维测量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开发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抛弃过去颇有价值的信息似乎很不合理。利用已有的基于二维头影测量的经验,通过三维与二维的联系,将能大大加快三维头影测量的研究速度。所以从CT体数据中重建出经典的平面颅颌面影像,将能建立起三维与二维对比的桥梁,有很大的意义。国内外已有一些这方面的报道,研究热点为这种头颅侧位片的准确性,而对如何提高CT重建头颅侧位片的图像质量及定点精确性研究较少。为了克服X线头影测量存在着影像重叠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及因此而造成的定点误差,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任意切割的优点,通过反复试验,利用切割软件,去除各标志点周围的重叠结构后,重建标准化头颅侧位模板,使各标志点的定点误差极大程度的减少,提高重建头颅侧位片的图像质量,使二维头影测量更加精确。将颅颌面骨组织三维重建后重新定位,首先切割正中矢状面一侧的结构。进而切割颧弓,侧切牙与尖牙等其他影响头影测量标志点定位的重叠结构,经反复试验确定目前认为最佳的切割区域与路径,重建线条清晰,标志点明确可辨的头颅侧位模板。提高标志点识别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选择牙列完整,无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先经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和重新定位,然后按确定的切割路径进行顺序切割,建立去除重叠结构后的标准化头颅侧位模板。按照既定路径切割后重建的头颅侧位模板,标志点周围轮廓清晰,定点误差明显减小。初步建立了CT去重叠头颅侧位模板,然而要建立供计算机自动识别的标准化头颅侧位模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资料与方法

将螺旋CT扫描的原始图像进行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本研究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层厚0.625mm。

头位校正,眶耳平面及正中矢状面的确定。传统头颅侧位片是用头颅定位仪拍摄的,要求严格定位,而CT对头位要求低。据文献报道,如CT扫描层厚小于3mm,则扫描时头颅不要求严格定位。以下是经随意头位扫描重建后,头位校正的方法及眶耳平面和正中矢状面确定的方法。①标志点的确定:6个标志点均可投射在颅骨前表面上,左右眶点,前鼻棘点,左右耳点,枕内隆突最凸点。②水平面的确定:用两侧眶点的中点及左右耳点,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确定水平面。③正中矢状平面的确定:用通过前鼻棘点与枕内隆突最凸点且垂直于水平面的面作为正中矢状平面,选择枕内隆突最凸点是因为此点靠后,可保证所确定的正中矢状面最大限度的平分颌面部骨组织,即保证正中。

去除重叠结构的方法:①首先切除正中矢状面左侧的重叠结构。②在右半部头颅骨上,进一步切除各标志点周围的骨组织重叠结构。

结 果

去除重叠结构的单侧头颅侧位模板的生成,将切除侧切牙及尖牙的右半部头颅骨向左旋转90°,删除与测量无关的标记。至此,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及切割技术建立去重叠头颅侧位模板工作完成。

讨 论

为了克服X线头影测量存在的影像重叠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及因此而造成的定点误差,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任意切割的优点,通过反复试验,已初步建立标志点明确可辨的头颅侧位模板。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王伯胤,张国兴,等.齿科正畸中多排螺旋CT三维测量与X线头影测量的对比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5110-5112.

2 Dan Grauer,Lucia S H,Cevidanes,Martin A,Styner,et al.Accuracy and Landmark Error Calculation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Generated Cephalograms.Angle Orthod,2010,80(2):286-294.

3 Mazyar Moshiri,William C,Scarfe,Michael L,Hilgers,et al.Accuracy of linear measurements from imaging plate and lateral cephalometric images derived from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7,132(4):550-560.

上一篇:应用ALT快速检测可有效降低血液报废 下一篇: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对NAFLD患者的实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