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04 03:05:47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综合性人才。但是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和诚信教育状况都不容乐观。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Necessity and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SHI Ze'nan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Xi'an, Shaanxi 710065)

Abstract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improv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train comprehensive talent with ability and integrity, high academic achievers. But the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and integrity educational status are not optimistic.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integrity and the need for education and targeted proposed measures for effec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necessity

1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1.1 思想上的信用意识薄弱

大学生没有将诚信意识放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位置,导致其在生活中出现了诚信信仰危机。比如说,国家为了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实行了国家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政策,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后完成还款,但是部分学生无视了自己所要承担的义务,在毕业之后逃避还款。他们为了获取一点小利小惠,以个人信用为代价,得不偿失。大学助学贷款,成为了大学生第一份个人信用状况的报表,在社会经济的浪潮中,个人信用和人格信誉是比任何资产都珍贵的,是立身之本。①

1.2 学习生活中诚信缺失

近年来,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也频频出现各种各样的诚信危机事件。如,考试中作弊现象,尤其是各类等级考试中代考、替考的事件层出不穷,更有学生通过“”等职业来谋取利益;作业抄袭更是屡见不鲜,上课点名替人点到的现象也司空见惯。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到了社会,大学生会因小失大,赎金沦陷,甚至走上犯罪违法的道路。

1.3 择业时的诚信缺失

由于高校扩招的政策进一步推行,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在用人单位面前更应该学会自我推销。但正因为功利心作祟,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长远的眼光,经常走进了自我包装、夸耀的陷阱。为了使自己在芸芸竞争者中更为突出,牺牲了个人诚信,在简历上动手脚,捏造成绩、获奖情况、实践经历等,拔高自己的地位,欺骗用人单位来获得就业机会。

2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2.1 学校诚信教育不足和重智轻德

目前,全国高校并没有开展系统的诚信教育工作,即便是有,其效果也是参差不齐。诚信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为专题讲座、海报宣传等,并没有将其纳入必修教学环节。学校没有培养专业的诚信教育教学的老师。一些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理论,轻实践,一味灌输,缺乏引导,纸上谈兵,没有鲜活的事例讲解,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老师的绝对权威性,扼杀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又如何让学生形成诚信的品格。除了在教育手段和形式上的落后,在评价机制上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重智轻德,将分数视作评判的一切依据,知行脱节的情况还较严重。

2.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强调效率优先和利益最大化,导致社会上普遍出现了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他们为了谋取利益,不择手段、唯利是图,无视道德和良知。当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实现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以牺牲诚信道德为代价。在经济行为与社会交往中也体现出了这样的价值观念,这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出现。

2.3 大学生自身诚信责任淡薄

诚信教育要真正被大学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真正实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这才是学校教育的成功体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更是大学生思想活跃,受到各种思潮冲击的危险时期。③但身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面对社会上种种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现象,大学生内心不免出现困惑和波动,内心深处充满矛盾和困惑,对自己所坚定的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体现出诚信意识淡薄。

(下转第136页)(上接第88页)

3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3.1 提高大学生对诚信教育的认识

大学生是高校诚信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大学生能否对诚信教育产生觉悟关系到诚信教育是否能取得成功。因此,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每个大学生都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地总结经验,精益求精,最终达到诚信道德上的自觉,不断提高个人信用。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让大学生体会到,诚信是关乎其将来事业和学业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首要前提。从根源上提高学生生对诚信教育的思想重视度,才能保证诚信教育不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真正发挥实效。④

3.2 加强诚信教育的力度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立诚信教育这门课程,没有体现出对诚信教育的充分重视。要想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第一,就要让教师起到模范作用。当前在“两课”的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自己都对其将信将疑的现象,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诚信道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试问大学生又怎会真正相信。更有的老师说一套做一套,生活中作出了一些违背诚信道德的事情,更让学生不齿。因此,教师必须作为诚信教育的先锋模范,为人师表,给学生起到带头作用。第二,学校应该组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诚信教育活动,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如学校定期举办诚信演讲大赛,在校园内征集诚信感人事件,设置流动伞等,并定期公布不诚信的行为。

3.3 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和激励机制

高校的诚信教育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诚信评价和激励机制所决定的。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建立诚信档案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评选优秀诚信人物,并将不诚信的行为公之于众,并给予诚信者以适当的奖励。将每个班级的诚信档案整合起来后形成一份院系性的诚信档案系统,再由学院辅导员进行更高级的评选和监督。最后,并对各院系的诚信评选和不诚信行为公开进行监督。⑤这样层层向上,环环紧扣,最终形成一个全校性的诚信评价和激励机制。比如说,可以采用诚信报表的形式。在历届毕业生寻找工作的时候,他们除了要携带自己的简历,还要有学校认证的诚信报表,其中有该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以及诚信奖惩状况,用人单位会根据这份报表来衡量该学生的诚信状况,并成为决定是否录用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注释

① 林文献.浅谈高校新时期的诚信教育[J].福州大学高教研究,2012(2).

② 段大蓉,林莉.明礼诚信推进高校学生道德建设[J].石油高等教育,2012(4).

③ 张阳红.新时期高校诚信教育探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

④ 潘丽红,时小艳.也谈大学生诚信缺失及教育策略[J].文教资料,2009(31).

⑤ 任雪莲.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9).

上一篇:提升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实效的途径分析 下一篇:期货定价问题的教学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