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设计理论的研究

时间:2022-10-27 02:40:18

论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设计理论的研究

摘 要 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声音艺术,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开启学生对旋律、美感的认知,提升个人的灵魂。作为地方高校的教师,在自身的能力实践过程中要着重加大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学会将自身的知识加以整合,实现系统化的研究,对于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有着很大的帮助意义。

关键词 高师 音乐教育 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Local Music Education System Design Theory Research

LV Tingzhong

(Department of Ar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ongzuo, Guangxi 532200)

Abstract Music is a mobile sound art, through music learning can open students' melodies, aesthetic awareness, enhance the individual soul. As a local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eir ability to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to increase research, learn to integrate their knowledge, to achieve systematic research, to cultivate more outstanding music education talents has great help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ormal college; music education; system; design

1 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1.1 将音乐的教育进一步系统化和专业化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主力军是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的设计理论研究应该从整个大的视阈下对音乐的教育进行宏观的把握,力求将高师音乐的教育进一步系统化和专业化。音乐作为一门较为灵活、自由的学科,对学生个人的天分要求较高,只有以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学科教育理论作为支撑才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天分,并使之成长和创造。所以研究地方高师音乐教育设计理论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它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分析,并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制定出较为完善的音乐教学体系,这对于音乐教育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完善的音乐教学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的发展历程,了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品,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音乐的教育进一步地实现系统化和专业化。

1.2 实现天才和专业教育之间有效的沟通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毋庸置疑,音乐的学习和教育凝聚了对与生俱来的天分的接纳和改造,这是实现真正音乐教育的源泉所在。然而有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是,天才的成功并不单单依靠天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有力量对于这些天分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理论上的建构实现天才和专业教育的有效嫁接,这是实现天才成功的关键。地方高师音乐教育设计理论正好满足了这样的要求,即它能够通过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对学生的天分进行有效的挖掘。在实现学生天分的基础上,加以专业的教育启示,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个人的音乐学习系统,促进天才和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这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实现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而这一教育理论设计也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音乐教育的要求。

1.3 音乐教育的最终意义是实现学生的美学情感教育

从内容上对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教育理论系统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它能够从宏观处着手和考虑问题,旨在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完整的教育体系的背后必然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内容。不同的音乐形式和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对于帮助学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音乐才能有很大的帮助。音乐的教育即是美学情感的教育,这种教育目标必须要充分地依赖于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可以说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体系正是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多种多样的音乐教学内容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高师音乐教育的设计对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实现音乐的美学情感教育,开掘学生个人的潜质。

2 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1 以人文主义情感作为依托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类的学科,要格外地注重人文主义情怀的培养。在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学生个人品质和情感认知的重塑,提升个人的意志和精神境界。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意识到音乐学习和人文情感相互渗透的关系,一方面高师的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它们的韵律就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和凝结,要想真正地理解音乐本身的内涵和底蕴,就要充分地揣摩其中的情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个人的鉴赏力,丰富个人的人文主义情怀;另一方面,只有将个人的人文主义情感充分地融入到音乐的学习和练习中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把握音乐带给人的冲击和震撼。从这个角度上说,人文主义情怀的培养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能够直接地提高个人的鉴赏力,提高艺术修养。

2.2 将美学意识贯穿到音乐的教育中

音乐本身体现了一种流动性,一种流动的美感。美学意识是音乐学习中需要认识和研究的,美感渗透在音乐歌曲的每一个字符、每一个旋律,也就是说音乐的教育不仅仅是具体的歌曲唱法、创作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美感的认识和对于美的熏陶。美感的认识渗透在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缺乏了美感的音乐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不但无法让学生的天分充分地得以发挥,而且对于音乐的认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说,在音乐的教学中,美学意识就是音乐的灵魂所在,在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设计的研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美学意识的探讨和训练,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握住音乐学习的本质,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突破自我,不断地提高个人的审美素养。

2.3 情感和创造是音乐的源泉

音乐是情感的流动,创造是音乐的源泉,这两个要素构成了最为基本的音乐学习,也是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理论研究的原则和根本所在。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 说到底音乐就是一种情感的产物,它通过旋律、节奏、音响等形式来感染听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情感变化的目的。而作者在音乐的创造过程中离不开个人的想象力的融入,通过构建音乐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体系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本质所在。纵观音乐的发展历程,从原始音乐到古典音乐,再到流行音乐,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表现得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其表现核心和情感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情感和时代历程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融入个人的创造结晶,形成了美妙的音乐。在研究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体现这两者的重要性,为音乐的学习和创造注入新的活力。

3 如何实现有效的音乐教育系统设计

3.1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音乐教育的系统设计

在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过程中要注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设计,这样的理论体系就会更加完善。从宏观上讲,在音乐的教育理论体系中要重视对音乐发展历程的教育,在音乐的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等阶段进行时代上的宏观把握;可以从音乐的各种形式着手,诸如轻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形式的研究;从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说,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要能够将某阶段或者某时期的音乐教学形成一条完整的线索,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从宏观上进行教学系统理论的把握,要采取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方式进行展开,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方式进行。从微观的教学上说,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要求,适当地活化音乐教学的氛围,多与学生进行学术方面的探讨和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加大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的天分得以真正地施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音乐才能的发挥,不断地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

3.2 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

开放的教学环境是促使学生才能发挥的必要环境,音乐的学习本身是十分灵活的,不拘一格,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学习方法,因此在具体的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理论的设计过程中不宜将音乐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化,这样不利于学生个人水平的发挥。作为高师音乐教师要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开放、宽松的环境,说到底是一种较为人性化的教学,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想象力和积极性,这对于学生不断地进行音乐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启示作用和促进作用,且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施展他们的才能。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系统理论的设计和研究要能够做到对于宏观环境的控制,能够将音乐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营造开放宽松的环境,不断地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

3.3 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地方高师音乐教育既是培养中小学的音乐师资主力军。也是当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基地。在高师音乐教育系统理论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尤其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三个方面着手,这三个方面能够将具体的教学进一步地细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多角度,就是说在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上,要不拘一格,善于充分地挖掘音乐的内在美感、人文情感等意识形态;多方面,指的是不仅仅要学习与音乐直接有关的课程,还要能够将“衍生”课程学好,例如美学原理、心理学研究等,学习这些能够促进音乐的学习和研究;多维度,就是说要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学习的多元化,音乐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包括美术、建筑、设计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地方高师音乐的教育系统设计理论是构建整个高师音乐课堂的框架和关键,是师生共同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的前提和重要基础。音乐本身作为一种灵活、自由、富有创造的学科,学科本身的特点给音乐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对于音乐的教育体系设计理论的研究,能够对于音乐课堂进行有效的宏观控制,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进程和内容,同时还要从微观处着手,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音乐课堂上师生的有机互动。

参考文献

[1] 万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兼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借鉴[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z1).

[2] 周海宏.国民音乐审美素质的构成与国家音乐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层次[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

[3] 严永福.有感于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世界优秀音乐教育体系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2012(1).

[4] 郝赫.国外音乐教育体系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大舞台,2012(6).

[5] 李佳垣.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对高等艺术职业学院课程改革的两点启示——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7).

[6] 徐晴岚.关于构建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音乐天地,2007(3).

[7] 吕丽娜.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4).

上一篇:艺术类高校新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向主体实践教... 下一篇: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