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类高职院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研究

时间:2022-08-03 12:40:02

制造类高职院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 制造高职院校在内涵式发展与协同创新推进过程中,需要结合优势、发挥特色,主动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高参智囊,通过积极申办产业公共平台,管理创新,贴近产业前沿实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质和量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内涵发展与协同创新的有机融合,提升制造类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能力

Abstract: Manufacturing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promotion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cess, need to combine advantages, exert features,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become the think-tank of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key works, such as the active bid of public industrial platform, management innovatio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industry forefront, application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talents training, strengthen both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faculty building and many others, we can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also can improv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bility of manufactur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制造类;高职;协同创新

Key words: manufactur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003-02

0 引言

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多方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重点和热点。一些研究型本科院校已经作出有益尝试,进一步明确了协同创新是高校未来发展和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1]。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总体上可以描述成“缺人缺钱缺经验”;但是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提升创新能力又是高职院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设现代高教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道路的必然选择。作为高职院校中一类典型的制造类高职院校,如何理性地定位、务实地谋划和科学地推动协同创新,发挥自身特有优势,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将是制造类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 结合优势、发挥特色是推进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制造类高职院校是指学校的优势专业主要集中在与制造业生产和加工领域密切相关的一类高职院校。据统计,我国目前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有约四分之一可以划作制造类高职院校。这些制造类高职院校发展极不平衡,但有一个特点是大多制造类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历史上有部委、行业或企业办学的经历,相互之间至今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将这种联系就视作是“协同创新”,显然是片面和低层次的。协同创新强调的是“多方深度合作”,途径是“资源共享”,目标是“取得实质性成果”。因此,对于制造类高职院校来说,最为现实的办法是学校的内涵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相融合,发挥行业指导、产业支撑和自身专业优势,在协同创新联盟中逐步确立与自身院校特色相结合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制造类高职院校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深入研究,做到“结合优势、发挥特色”。

1.1 立足现实、长远谋划。协同创新是“联盟内参与各方形成的资源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各方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内在动力,进行全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而制造类高职院校有什么“资源”可以分享?高校往往被视为“强大的人才智库、尖端设备聚集地”,但对于大多数制造类高职院校来说,这种优势是不存在的。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例,到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4%(平均值),低于教育部规定的15%下限,未达标院校超过高职院校总数的60%[2]。截止到2011年,这一数据有了很大改善,提高到了21%。但可以看出,年轻的高职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还不够“结实”。在协同创新联盟内,高职院校一开始可能是拿不出多少可以被政府或企业视为“资源”的“资源”。

1.2 循序渐进、科学推进。制造业要求从业人员工艺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协作精神好、岗位适应快。制造类高职单独培养好上述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不可能的。职业教育本身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当前,对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专家学者提出“政产学研”模型,政府和企业才是协同创新的基本主体。因此,制造类高职院校不可能成为协同创新的主导者,这一角色只能由政府或企业承担,这是由政府和企业在协同创新模式中的地位和内在动力决定的。对于制造类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推动”,要立足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学校在制造类学科专业多年积累的优势,始终把握住政府的“关注点”、企业的“利益点”和激发科研院所的“兴奋点”,以此来影响、吸引各方主体参与到协同创新中来,最终形成“具有制造业产业特色的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格局。

1.3 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普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对协同创新的推动难度高于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短,实力薄弱,缺人缺钱缺经验仍然是高职院校未来一定时期需要面对的,即使是在各个学校内部,其学科专业发展也不能做到齐头并进;而制造类高职院校因其历史演进原因,在其优势学科专业无论是办学的硬件投入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能够达到与行业产业对接的水平。一所具备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制造类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完全能依托特色学科专业群优势,通过产业技术研究进行组织结构创新,重点突破学校与其它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搭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优势学科专业与产业群的对接。在优势学科专业重点突破的同时,制造类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内生式的机制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此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示范,带动其它学科专业快速发展,形成协同创新的良性循环。

2 制造类高职院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重点工作

当前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离不开一种全新的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制造类高职院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将大有可为,实现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协同创新同步推进。

2.1 主动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高参智囊。高职教育“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地方政府关注GDP指标和企业追求产值利润,要求二者主动积极参与高职教育,就需要高职院校转变角色,从一个单纯的办学教育机构转变为政府和企业的高参智囊,最后成为伙伴。高职教育离产业近,需要工学紧密结合,特别是制造类高职院校更应当将自己视为政府的一个“直属部门”和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有为才有位”,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职必须进入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制造类高职院校要主动贴近政府和企业,学校党政班子按照“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原则,敏锐捕获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点”,在跟进与合作中作出调整,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参谋与智力支撑。

2.2 积极申办产业公共平台。我国科技项目资金与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在投入中存在体制障碍,国企、科研机构和高校“分头要钱、各自投入”,也出现了校企“联合要钱、分灶吃饭”的普遍现象[3]。因此,制造类高职院校完全应发挥特有优势,主动作为承办主体建立公共平台,将能发挥巨大优势:一是完全适应国有资金投资政策,成为国有、民营等各种渠道资金互通的纽带;二是为地方政府提供外包式服务,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阵地;三是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发挥制造类高职院校多学科优势,瞄准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加快学科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提升承担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和对整个产业体系的技术支撑;五是为处在产业低端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申办产业公共平台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占有,同时也是一个对整个区域产业服务的窗口。近年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托管唐山职教中心等多个地市职教中心,就取得巨大社会效益。

2.3 管理创新、制度建设。协同创新的实质是一种管理创新。围绕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这个核心目标,需要深入探索学校自身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统筹推进机制,就是以人才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支撑,形成有效的平台和机制体制,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作为制造类高职院校,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设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争取政府支持,与企业寻找利益的结合点,同时更要下决心进行学校内部制度性改革,建立适应协同创新要求的考核体系和指标,突破现有的体制壁垒。例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引知名企业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强军育才接力工程”、滨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金钥匙”培训工程等,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得到增强。

2.4 贴近产业前沿实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制造类高职院校一般具有极强的行业特色和背景,其优势的制造类专业在行业内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这就决定了制造类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制造类学科专业优势突出、综合实力强的优势,积极开展贴近产业前沿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联合政府、行业和企业制订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并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共同合作开发新专业、新课程和共建教学资源,进一步发挥优势专业对其它专业和学校整体发展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全面服务区域经济、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

2.5 加强质和量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师资状况很难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攻关能力普遍欠缺,追踪产业发展的意识淡薄,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跟不上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加之不少高职院校至今还未摆脱扩招造成的师资短缺的影响,这些都成为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质和量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坚持“针对性、高标准、梯队化、重能力”的原则,制定引进规划,加大引进力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吸引高水平、高层次企业专家与校方共建科研团队。通过项目驱动、政策激励、团队协作,组建跨学科、跨专业、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队伍,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形成一批贴近产业技术前沿、贴近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志性成果,造就一批敢于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课程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专业领军团队和复合型人才团队。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实现师资名列前三甲,结构进一步优化。

3 结束语

制造类高职院校因其特殊的行业产业背景,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协同创新推进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优势,需要制造类高职院校结合优势、发挥特色,通过主动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高参智囊,积极申办产业公共平台,从制度入手管理创新,贴近产业前沿实施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加强质和量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带动制造类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与协同创新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3]张家寰.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92-94.

上一篇:于文静 一句姐妹,一生不弃 下一篇: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的处理与手术方式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