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升数学课堂质量

时间:2022-08-03 05:48:50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升数学课堂质量

摘要 问题提出是创新的源泉,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创新实质上是一个以发现问题为起点、解决问题为终点的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激发人们去努力探寻创新之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79-02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与源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 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一直以来,由于受过去那种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和制约,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因而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敢提问。由此可见,在初中学生的大脑中,问题意识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呈现逐渐淡化的不良趋势。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先要唤醒在初中学生大脑中已经淡化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尽量帮助学生解决紧张和害怕的心理,尽量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时机,鼓励他们大胆地质疑,敢于创新,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和乐于提问。只有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敢于提出问题。比如,同样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的内容,而有两位教师分别上同年级的两个班,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几乎相当。其中一位教师不拘言笑,课堂氛围比较严肃与呆板,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情绪较为低落。当老师要求学生谈谈收获与问题时,没有学生能够讲得出来。最后,还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另外一位教师上课虽然也比较严格,但是比较民主,课堂氛围比较轻松,这个班的学生都乐于接受其观点。这节课不仅教学氛围浓厚,而且学生提问也比较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试过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好象也是平行四边形,但我却找不出反例”的问题。这位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积极提问的态度,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勇于创新。随后,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为学生满意地解答。这样,在教师的一一解答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反馈来看,显然后者的教学效果比前者的要好得多。

2 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教学中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门崭新的课程、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的问题。例如初中数学教材的引言,可以让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平面几何是怎样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数和几何有什么关系?平面几何将要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实际中有什么用?学习平面几何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在教学中经常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就会让学生逐步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开放性问题

解决开放性问题是一种数学活动,其主要目标不在于认识的结果,而着眼于认识主体的活动过程。创设条件提供带有启发性的情境,触动人们主动地去观察、猜想、试误和发现,这是一种建构活动。解决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动态地分析可能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不仅需要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还需要发散思维,进行问题的建构或引申,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利用机会适当增补一些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开放性问题并不排斥传统形式的数学题。问题是教育思想的变化,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渗透,启发学生多思善谋,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启动他们去探询、去发现。一方面在数学内部不断地发出新的理论问题导致对数学基本知识理解的深入,另外在社会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价值的认识,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进而认识到数学活动本身的社会价值,激励学习的内部动力。

4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举措。我们清楚,初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如何使初中数学日益生活化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数学化,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出发点,把生动的日常生活实践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这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宗旨和要求。比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这一内容时,如果教师采取手书“破镜重圆”这一成语,随后又给出一块破了的镜子残片,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种方案,让破镜重圆。进行这样的事例教学,让学生真正觉得数学知识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而且感觉自然亲切、生动有趣,进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5 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做数学题,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推理能力。而在各种思维中,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不能用一条路子来禁锢学生的思想。例如,我们在做数学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开放性题型的比例,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指固定在一个思路上。还有,在数学问题中有很多一题多解的例子,当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获取答案,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空间会不断地得到扩展,发散性思维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而在这种基础之上,学生在更加开阔的思维层面上也就更容易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极为重要,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原则,不断激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浅谈在评价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下一篇:浅析低碳经济下电力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