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时间:2022-08-03 05:22:12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全面互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表现为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结构。建构这种教学模式,教师需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一、让学生在音乐情景中互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音乐学科具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课堂学习的功能,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达到最佳状态。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教师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音乐。音乐课堂中教师应适当创设一些音乐情景,根据内容设计出一些问题,并运用形式新颖、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表现欲,开拓学生的思维,凸显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比如在《森林故事》一课中,我改变了过去枯燥复习课中由老师一言堂的模式,改成师生共同合作创作一个故事的形式。第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一片不一样的森林,教师以平等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使学生逐渐成为创编故事的主角。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在学生描述中,大森林中动植物们在安睡。接下来我播放了《狮子》的音乐,让学生判断音乐中的动物是谁?然后师生模仿狮王走路的样子,使学生意识到,表现大型动物的音乐一般是雄壮、沉稳和有力的。这时进入到第二环节“动物新村” ,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意境,轻松、愉快地感受并表现美妙的音乐,引入到学生在本单元已经欣赏过《云雀》这首乐曲。当这支曲子响起时,好几个孩子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模仿云雀的舞姿,接着是向“动物新村”进发,演唱歌曲是《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本节课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下全面参与,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后面的环节教师可以出示题目让学生表演,表现能力较强的同学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带动同伴参与其中。“生生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的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引导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满足了学生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二、让学生在民主氛围中互动

新课改以来,学生的地位得到全面提高,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为音乐课堂带来全新的动力。在音乐课堂,学生敢于主动参与教学,提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形成一种开放有序、和谐热烈的氛围。教师引导学生课内互动,开拓音乐学习的“新时空”,课外主动收集音像资料,感受和欣赏音乐,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学习。

在学习《苗家儿童庆丰收》一课时,首先我创设音乐情景: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用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画面上出现了苗家的风景和人物习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这样的情境中我适时提问:仔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歌曲中,接着我提问道:歌曲中的两种乐器都是什么呢?在这个环节中,我模仿敲铜鼓来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改变了过去生硬的讲解,让学生在玩中学。接下来我创设了到苗家做客的情景,通过学跳苗族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熟悉歌曲的旋律,为歌曲的学唱奠定基础。在接下来的学唱中,我和学生合作一起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在巩固环节,我引导学生分组创编,让学生自由发挥。第一组同学创编了新的舞蹈动作表演,第二组学生通过拍手、拍腿和拍桌子为歌曲伴奏,第三组同学变换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三、让学生在创新中互动

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是创造。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创造,而创造是在巩固运用已知内容的同时,向更高层次发展。互动学习的方式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和参与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组织、观察、适当点拨与及时的“推波助澜”。比如,在学习4\3拍的含义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编排动作来表现强弱规律。有的学生用拍手表示强拍,用拍腿表示弱拍;有的学生用拍腿表示强拍,用拍脸表示弱拍等。再如,通过“节奏接龙”游戏进行节奏比赛,采用波浪式接龙,出示不同的节奏型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学生可以改变以往的束缚创编出不同的接龙,使课堂别具特色。同学们在这种探究式的游戏竞争中发挥了想象,培养了创造力。

“互动式”教学模式让音乐教学走出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愉悦的音乐情景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由 “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上一篇:高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下一篇:高中古典诗词情感类试题鉴赏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