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听”之见

时间:2022-08-03 01:16:24

音乐教学中的“听”之见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听觉体验是学习和理解音乐的基础,是实现音乐方面的教育和通过音乐进行教育的保证。因而,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则成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把握“听”的内容和方法?如何提高“听”的效用和质量?尤其在由过去的“说音乐”转为当下的“听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听”的行为与过程均发生了质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音乐教学中的“听”予以深入探讨。

“给谁听――了解“听”的对象”

对于听觉器官正常的人来说,一切来自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都会对其产生经验性的作用,如敲门、汽车轰鸣声、风声、雷声等。但音乐中的声音,无论其长短、高低、强弱都是音乐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愿,并希望引起听者共鸣而人为地创造出来的一种声音信息。这些声音信息并无明确的语义概念,对于没有经过音乐训练的耳朵来说,其产生的作用和意义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为了达到“听”的最佳效果,就必须要了解音乐听者的听觉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听赏活动。

一般来说,学生在音乐听觉上的差异主要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与阅历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有所不同,这其中与听者的生活阅历、理解程度、知识积累以及文化底蕴等有着直接关系。比如,与中小学生相比,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在以往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经历中,已经在有意或无意中锻炼了听的耐心和自制力,具有听的主见和选择,同时也具备了听的积累和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就要针对其特点认真设计听的环节和方案,最大限度地唤起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和听觉好奇感。

2、专业基础与音乐资历的差异。现今的学生中有很多自小就开始接受音乐某些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有的在长期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中也潜移默化地增长了较全面的音乐素养或积淀了较好的音乐基础。面对这些学生,过于浅显的音乐或较为简单的音响形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听觉需求。因此教师就要在规定的音乐听赏作品中,尽可能地去挖掘相同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或音响效果,这样就可顾及到这些学生的听觉需要。

3、音乐兴趣与关注度的差异。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对音乐缺乏兴趣或兴趣不大的学生,其听觉上的注意力及关注度也不高。对于音乐这种在时间中展示自身内涵的艺术,声音稍纵即逝,如果听者的注意力不十分集中的话,就不可能通过听觉的渠道进入音乐。尤其在音乐的普及教育中,教学对象的兴趣和爱好千差万别,对所听曲目的接纳程度也各有所好,因此,这些听者主观能动上的差异也是直接影响其听觉注意力的主要原因。

纵观以上各种差异,教师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了解并引导他(她)们。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提高一群对音乐富有求知欲的学生的听觉能力并不难,难的恰恰是激发一班专业基础和兴趣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听觉兴趣,并由此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听什么――发掘“听”的内涵”

音乐的内涵其实都渗透在鸣响着的声音里,只要会听,就能与听者的心灵产生对应和共鸣,就能享受到音乐所散发的愉悦感和美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最大限度地发掘音响所散发的声音信息中,最大范围地激活学生的听觉意识,诱导学生从听觉的渠道走进音乐,感受并理解音乐。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引导:

1、听“门道”,从音乐本体的技术元素中了解音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所呈现出的高低、长短、强弱和粗细就是在以自身的表现元素和声势形态诉说着音乐的内涵,并牵引着听者由表及里地深入音乐的本体。其实,音乐外在的音响声势是比较容易辨听的,关键是隐含于之中的音响寓意如何去发掘。透过旋律高低的走向,节奏强弱的趋势以及和声、曲式变化的形态,进而深入音乐的内核,即可大致了解和把握音乐家的创作意图及欲要传达的意向。而这些常规的且老生常谈的音乐听赏“门道”却往往被文学释义的路径所取代。因此,听音乐只能以音乐的方式为首选,只能以音乐的元素为先导,否则,任何脱离了音乐元素的“听”,最终获得的只能是与音乐本体寓意相距甚远的主观猜想。

2、听“情思”,从音乐传达的情感信息中体味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其传播过程中,它的每个音符、每个和弦、每句旋律乃至整个段落都在散发出一种可感的情绪导向,并直接影响或“侵袭”着听者的心境。但音乐所外露的情感信息是多解性的,需要与听者的情感相融合并产生共鸣后才能真正发生效用。其中包括音响本身所透射出的客观情绪、听者本身对音响所赋予的主观情绪,以及音响对听者所引发的反应情绪。这几种情绪的交融渗透即唤起一种“积极的”或“消极的”等总体的情绪指向,或“明快清新”,或“华丽流畅”,或“奔放豪爽”,或“抑郁低沉”,或“暗淡悲哀”。一旦听者置身于这种强烈的情绪氛围中,其内在的、具有个体经验的情感思绪就会情不自禁地随之涌动,并潜移默化地明晰着自身对“爱、恨、情、仇”的情感态度。因此,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只有唤起了听者潜伏的情绪反应,才能使音乐的情思与听者的感触产生碰撞和共鸣,进而产生“以情动人”的情感效应。

3、听“美感”,从音乐展示的美的韵律中享受音乐。美感总是和视觉与听觉结合而产生的,但听觉美感与视觉美感相比则更直接,更具渗透性。那么音乐中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声音美。比起自然界里的声音,音乐中的声音净化并超脱了自然界的声音概念,倾注了大量的人的情感因素和美学信息,声音的概念已被上升为具有强烈震撼力和渗透力的美感“基因”,它给人的听觉以全新感受,使其听觉得以极大的享受和满足。其次是形式美。音乐的形式已超越了形式本身的意义,负载了大量的美学信息,渗透了大量的潜在内涵。正如汉斯立克所说:“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失,――这些东西以自身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第三就是意韵美。这是一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美。如旋律的线条、节奏的律动、和声的叠构、结构的匀称以及音调的韵味等,这些美的元素相互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4、听“历史”,从音乐散发的人文气息中感悟音乐。自音乐艺术出现以后,音乐一直在记录并见证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文明进步及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情态。因此,一段经典的旋律、一首熟悉的歌曲可以引发听者的历史追忆或联想,也可以诱导听者从音乐文化的视角去品略当时的人文气息,帮助听者从音乐的层面去感悟和见证历史发生和存在的意义。实际上,很

多音乐作品也都在描述着一段难忘的历史故事或经历,或在刻画着人类不同时期的生活景象和思想境界,这正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发掘的历史元素。这些层面的开掘不仅辅助了音乐教学,同时也拓展了相关历史的视野。

5、听“文化”,从音乐反映的时代风貌中认知音乐。在时展和文化进步的需求中,音乐一方面以其独有的方式反映着时代的精神与风貌,另一方面音乐也在不断创新并完善着自身的表现功能。每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每个音乐家的艺术手法都毫无例外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并反映着时代的审美需求,也都如实地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演进过程并刻记下了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些都为后人理解和把握音乐的时代特征及风格品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由此介入将会更深刻地认知音乐生成、延续和传承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将使听者的视野得以延伸,思维得以扩展。这也是通过音乐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怎样听――

注重“听”的方法”

音乐教学中的“听”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听赏行为,与其他场合或形式的“听音乐”有较大区别。由于课堂听音乐的时间有限,因而“听”的方法和过程格外讲究。以下几点应引起教师们的注意:

1、追求完美地听,避免匆忙应付地听。对于人的听觉来说,优美的声音、优质的音响永远是被优先接受的。因此,选择美的音乐音响、美的音响设施,营造美的音响环境是保证听者“享受音乐、愉悦身心”的基本条件。教师对所听音乐的版本、质量及音响效果要首先试听把关,如果连教师自己都不满意的音响坚决不要让学生听,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听赏兴趣,也会在无意识中污染学生的听觉器官,阻碍学生听觉意识的顺畅发展。

2、尽量完整地听,避免支离破碎地听。音乐的时间性及不可中断性决定了音乐在传播中的连贯性特点,人的听觉思维也需要在声音连续的比照和鉴别中加深记忆。因此,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听觉过程是提升音乐听觉意识和听力水平的基本途径。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听音乐的过程和行为,实际上也是在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一种听音乐的习惯,相对完整和连贯地“听”是对音乐的尊重和对听者的信任,尤其是面对较高学龄段的学生,更要避免以“说”代替和干扰“听”的现象。

3、富有引导地听,避免稀里糊涂地听。音乐教学不听不行,光听不说也不行。但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问题。笔者以为,在听音乐的教学中,教师的说应该是:启发性的引导而不是直白式的概说;描述性的讲解而不是解释性的灌输;逻辑性的深入而不是程式化的分析;意向性的领悟而不是具象化的归结;探究式的对话而不是权威式的解答。音乐的多解性为教师的“说”开阔了空间,音乐的意味性也为学生的“听”注入了自由想象的因子。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归到感性,听音乐的过程就会在一个合理的循环往复中得到质的飞跃。

总之,音乐教学中“听”的环节看似简单,其实很有讲究。尽管音乐的声音发聩于耳,由听觉来接受,但最终达到的却是震颤于心,由心灵予以照应。因此,听音乐不仅要入耳,还要人心,更要入神。只有打通了从听觉体验到心觉感受,再到神觉领悟这样一个由生理到心理、由智力到精神的递进渠道,才能最终实现培育“音乐耳朵”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让音乐创作回归本质 下一篇:巧用音乐课的课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