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创作回归本质

时间:2022-06-30 11:43:25

让音乐创作回归本质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人的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即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创作还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教师认为创作是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让学生在其中乐一乐就行了;另一方面,为了体现新课程精神,教师总会在公开课时有意识地引进创作环节。如何才能让音乐创作回归本质已成为当下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片段一:教师的“缺位”  在学会《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创作:“下面就让我们来和洋娃娃、小熊们跳舞吧,根据你喜欢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要找出跳得最好的同学上来表演。”孩子们的表情显示着高涨的情绪。教师点击多媒体开始播放歌曲。可这时学生们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坐着不动。眼看歌曲快要放完了,教师为了带动孩子的情绪,只好自己先跳了起来,马上有孩子开心地学着教师的动作跳起来,可是怎么看也觉得是教师带动下的集体律动。于是在第二遍播放歌曲前,教师提醒学生:“用你自己的动作跳好吗?也许你有比老师更美丽的动作。”可第二遍还是一样的情况。

片段二:教师的“越位”

学唱了舒伯特的《摇篮曲》之后,教师播放了《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请同学们以给妈妈唱摇篮曲为题材,为这首歌填一首新词。一时间,孩子们都很兴奋,纷纷提笔投入歌词创作。教师巡视,继而在其中一个小组边停下来,和他们一起创编。几分钟后的成果展示环节,该小组成员胸有成竹地看着老师。尽管教室里举着好多双手,教师还是选择刚才指导过的那组展示创编的歌词。最后全班一起试唱一遍“自己编的歌词”后,小结,下课。

以上两个片段中,教师在创作教学中的自身角色定位上是两个极端,但却得到相同的结果,让人感觉这样的创编,表面上是学生自主,实际却还是由教师掌控。《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创作教学也是一样,教师与学生是合作者的关系。在创作活动中,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创造活动。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是过程优化的关键。教师应该调动学生一切可调动的创造性因素,在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前提下,适时地给予指导,让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创造力。

片段一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示范举例,也没有留出练习思考的时间,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教师如稍加引导,学生就能达到任务的要求了。经过修改,二次试教过程如下:

教师用语言激发孩子们表演的热情:“听。洋娃娃和小熊在讨论什么?啊!他们正在筹备舞会呢,小朋友,你想参加吗?”“想!”于是教师以准备舞会为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创编。首先请学生们分享各自平时知道的舞蹈动作,并请学生就怎样合上歌曲的节奏提出建议。接着,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简短地练习。然后。教师点击多媒体开始播放歌曲:“让我们合着歌曲的节奏,参加小熊的舞会吧!”孩子们合着音乐,边唱边跳,整个教室成了音乐的海洋,孩子们活泼可爱的歌舞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这一次教学成功的原因在于:首先,增加了“分享”的环节。通过学生的“分享”交流,互通有无,为学生的创编提供了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身份保持在“讨论主持人”的位置,不过分指导,保留了继续创作的余地,不至于限制学生的思维。第二,通过让学生讨论,提出“怎样跳”的建议,进一步为动作创作降低了难度。同时,在提建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意识到创编要切合歌曲,巧妙地为创编提出了要求。

二、创作教学的目标指向

片段一:创作目的“不明”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只老虎》后,安排了这样的创编歌词练习:请学生按“一只……,一只……,真奇怪”这样的句式改编歌词。听到教师指令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创编起来:“一只没有嘴巴,一只没有腿呀,真奇怪,真奇怪!”“一只没有牙齿,一只没有毛皮……”学生的想象力异常丰富,创编出来的歌词也越来越离谱。

片段二:创作目的“错位”

《苗岭的早晨》的引子部分,小提琴以自由的速度在高音区奏出明亮、悠扬的旋律,把人们带入清幽、舒适的早晨。教师引导学生初听全曲中几个片段后,稍做讨论,就让学生一边根据引子描绘的景象作画,一边再次完整聆听全曲。于是学生们手忙脚乱地投入“创作”,有的学生不会画就急着一阵乱画,有的学生为了画得更好已经顾不上听音乐了。等乐曲播放完毕,教师选出“好作品”,并让创作这些作品的学生逐个上台解读作品,然后全体同学一起评价、讨论作品。

当创作成为一种时髦,就难免会走向表面化、形式化。这样的创作,从表面上看,学生又表演、又舞蹈、又作诗、又绘画,热热闹闹。实质上很多创编活动不但没有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反而淡化了音乐的本质。学生的创造并非为了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所获得的审美体验,而仅仅是一种“身动”的参与。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特点和学习内容,适当地安排创编。音乐课中的创作是对音乐的再认识、再拓展和再创造。任何创作活动的根茎都应当牢牢地扎在音乐上。

同样是以画图来帮助欣赏、理解音乐作品,下面这个片段就把握住了音乐的主体性。

初听《小燕子》一遍后,教师请学生辨别不同的段落。稍加讨论,教师发下事先打印好的简笔画“小燕子的家”,引导学生听音乐,为小燕子的家画上装饰,用不同的图形表现两个不同的段落。有的学生把“柔和舒展”的旋律画成了“~~,~~”,把“坚定有力”的旋律画成了“____________”;有的学生则用蓝色的圆表示“柔和舒展”,用红色的三角形表示“坚定有力”。最后,教师总结出“柔和舒展”和“坚定有力”两个情绪的区别。

这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区分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理性理解“柔和舒展”与“坚定有力”有一定困难,于是教师采用画图形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将音乐欣赏和视觉审美创作相结合,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理解的高度,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

三、创作教学应渗透音乐课堂各领域

创作教学应与音乐教学的其他领域相互结合,在各个领域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创作教学中可采用“三融一结合”的组织形式,把创作渗透到音乐课堂的各个环节。“三融”,即融创作教学于歌曲学习、情感体验和音乐欣赏;“一结合”,即创作教学与双基练习结合。通过这样的融合,创作教学不再是音乐课堂上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成为推动课堂教学富

有成效的重要因素。

片段一:融创作教学于歌曲学习

学会唱《动物说话》第一段歌词后,我便启发学生即兴改编歌词:“你还喜欢哪些小动物?填到歌曲中唱给大家听一听。”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来表演自己的满意之作。如“小狗说话,汪汪汪……”“胖猪说话,呜呜呜……”,学生的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之后,教师结合后几段歌词的动物叫声提问:“小鸭怎样说话?”“青蛙这样唱歌,‘咕呱儿呱’,‘咕呱儿呱’,你能把它唱进歌曲吗?”

片段二:融创作教学于情感体验

学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学生演唱时的情感表现总是不到位。我认为这是学生还没有体会到歌曲的情感,于是请学生们根据歌词创作短小的音乐剧,并选择了一个小组进行表演。再一次演唱时,我惊喜地发现,歌声比之前富有感情了。

片段三:融创作教学于音乐欣赏

《雷鸣电闪波尔卡》的作曲家采用描绘性的手法,用定音鼓和钹等乐器表现了电光霍霍、雷声隆隆的景象和人们兴高采烈、纵情起舞的场面。教师启发学生创作可用于表现雷声、闪电声、风声、大雨声的节奏,之后,复听原曲,与之对照,体会作曲家选用乐器时的意图。

片段四:创作教学与双基练习相结合

结合《小乌鸦爱妈妈》的歌词内容,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小乌鸦找到一个藏着无穷无尽的食物的宝箱,但是宝箱有个怪脾气。它发出一个两小节的节奏,要求小乌鸦变换其中一小节的节奏,才可以从中取到食物。请大家帮小乌鸦尽可能多地取出食物。学生们一个个情绪很高涨,创作出了许多不同的节奏。

四、余论

在创作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是结合教材内容,适度地开展创作教学。教师应该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结合教学内容适度地开展创作教学,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把“创作”硬塞进每一节音乐课。其二是创作教学中的评价,应以欣赏、鼓励为主,以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创作过程的快乐。

而对于打开学生思维束缚与保证创作结果符合艺术规律之间的矛盾,如何引导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等创作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则希望在今后广大音乐教师的课堂探索中,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完善我们的音乐课堂,使创作教学真正能够在培养孩子创造性、鼓励孩子亲近和参与音乐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对“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音乐教学中的“听”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