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学习《小石潭记》一文的方法

时间:2022-08-02 03:30:10

指导学生学习《小石潭记》一文的方法

我在天城中学一直从事语文教学的,我在执教《小石潭记》(语文出版社出版(贵州2008年6月印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一文时,我让学生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大胆设想,引导学生以景入手,由情生发五个方面去理解、品味的。

1.从书P180第二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可以发现作者观看游鱼自由,闲适,柳宗元在不得意而悲观之时,虽然心有不平,但并没有灰心,反而振作精神,表现其志高品峻的精神,只有真山真水才具备作者荡涤人心胸的高远,也只有具备性情的人才能领司大自然的美,从而使情与景间和谐,使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从而使作者在当时被贬到穷乡僻壤的柳州,到任后他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人民的疾苦,他实行改革,释放奴婢,禁止巫医卦师行骗,积极发展当地文化卫生事业,并组织挖掘水井,改善吃水困难的局面,还组织闲散劳力开垦荒地,植树造林,修造船只,反而造福于人民,为当时地方建设做出了大量的政绩。

2.本课属游记的一般格式(文后缀述了同游者),区区二百字,文如作画,是唐宋文学家之一的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典型代表作之一,除游记外,作者是杰出的古散文学家,如:我们学过的有《捕蛇者说》,他的山水游记散文有《永州八记》,他的寓言小品有《黔之驴》、《三戒》;因此,教学本文时应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和对当时古文化运动的发展影响深远。

3.教学本文时让学生掌握柳宗元当时参与政治革新失败,遭到权贵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面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愁怀,小潭似我,无人知晓,少人问津,跟现代很多人相似,在文中寂静的环境和人生境遇何其相似。表现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作者内心愤懑的特写。同本文来看,让学生装看出作者当时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4.笔者教学本课时,从字、词、句段上可以看出有几处注释不妥,值得和学生、老师、专家共同商榷:如:(1)P180第二段“叔尔远逝”的解释应有误,书下解释:(鱼)突然间游到远处去了,可以看出这里只解释了“远”,没有解释“逝”。更没有全面正确解释“远逝”。这句应解释为“(鱼)突然间向远处游去了,并且消失了”。

(2)P181第二段中“隶而从之”一句,书下解释为“随从我的人,隶,随从”。柳宗元当时正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是郡的佐官,地位算高,在当时他出游时除了带上弟兄、朋友,还要带上衙役(如秘书、警卫之类),同时查《辞海、语词分册》P2227,“隶”的第三个义项是“差役”,《国语、周语下》:“子孙为隶”,韦昭注:“隶,役也”。这里特指衙役。因而“隶”在本句中应释为“衙役”,本句正确全面解释为“身为衙役跟着我一同去的”。

(3)P180第一段中“为坻、为屿、为、为岩”。书下第七条解释为: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kān)不平的岩石,此解释中关于“岩”和“”有些不通。a、“”释为不平的岩石,而岩石大都是坑坑洼洼的,有棱有角,形成多样,奇形怪状。再则文后有“岩石”了,再翻译为“岩石”,显得有些重复语义了。b、岩石是啥样?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您能想象出怎么样的形状吗?因而说“成为岩石等各种形状”是不妥的。查《辞海、词语分册》P811:“岩”“第二个解释”“山崖”,P818""只有岩,查《康熙字典.寅集中.山部》为“绝山貌。”“岩”山崖。因此,从上述可以看出此处应释为成为峭壁山崖。也符合下石潭,“近岸,卷石底以出”的特点。

5.教学法时应教会学生品味本课寓情于景、以情入手、由情生发,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1)作者用高超、精细、准确而生动的笔法描写四幅奇特图画。

潭水奇(如鸣佩环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潭源奇(斗折蛇行)潭氛围奇(四面竹树环合)。(2)侧重于客观对山水多角度观察得出五绘:绘声(闻水声,如鸣佩环),绘神(似与游者相乐),绘形(全石以为底),绘色(古树翠蔓),绘影(月光下澈,影布石上).

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情与景,“乐”与“心”的关系,乐是关情(心乐之,第二段似与游者相乐).也是作者观赏小石潭的奇景奇趣,后游玩时暂时的轻松与快慰."清"明心.(第4段,以其境过清)突出作者心情由于环境的凄清带来的悲凉,政治上遭受挫折,内心无限忧伤凄苦.

6.问题探究:(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文中的“动”与“静”。①游鱼的“然不动”及“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②小溪。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然不动”和“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文中的“景”与“情”。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

(6)文中的“镜头”与“画面”。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7.小结: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这是我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正确指导

上一篇:基于OpenGL的3D建模系统 下一篇:夯实品德基础,筑建人生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