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探讨

时间:2022-08-02 09:03:08

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探讨

摘 要:本文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含义以及在新课改中的重要意义,并讲明了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阐明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内容等因素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基础;方法;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12-01

中学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现行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在教师精心启发和诱导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潜心研究,学生达到自由质疑、释疑、充分表达的一种情感体验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关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并非结果,它注重培养思维能力,较少强调学习加识的技能和方法。

一、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基础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爱学,学有所得。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展现,都要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创造空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出学习问题,然后大家讨论共同解决。起初,学生不知学习什么,也提不出问题,教师得先给学生设计一些学习提纲,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如果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基础,就会有探究性学习问题的提出,就会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如学生在学习《花未眠》一文,提出“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中,“微不足道的问题”指什么?“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为什么作者用“哀伤”来修饰海棠花的美?在“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要活下去!”的感慨呢?由此可看出学生在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调控情境中,发现问题,乐于探究.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适当的方法指导是学习的关键

学生能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教师鼓励的,但如何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研究,这需要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资料及研究方法加以指导。因为学生的阅历必定没有教师丰富,阅读的资料也没有教师多,教师适当的点拨会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要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研究情况,也许有的学生的问题还是浅层次的,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二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和观看音像资料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是指获得信息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指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准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正确地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重视运用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这都成为信息化社会中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三是教师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有一定的信息量,就谈不上指导。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成为指导者、引导者和辅导者,不但要获取大量的信息,还要有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阅读不仅限于书本.还应该不断地收集各种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的吸收和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人生体验的提升,是对文本阅读感悟能力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解疑,与学生形成交流、产生共鸣,真正创建开放的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高屋建瓴地从地方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实实在在组织开展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选准合作学习内容是学习重点

综观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被泛用的现象并不少见,然而运用的情况和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合作学习还没有被真正的理解。事实上合作学习应该具备三个组成要素:恰当的学习内容、健全的学习小组和有效的指导。其中,恰当的学习内容是教师首先面临的选择,选准、选精学习内容是确保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最重要因素。究竞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选取的原则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以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宗旨概括地说,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要考虑合作的必要践合作学习要处理的是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哪个人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大家友好相处、含作的作用。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要有一定的难度,是个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通过合作讨论,学生能够形成对问题深刻、全面的认识,又能感受合作交流、听取各种观点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人共处,与人磋商。其次,要考虑合作的可能性,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的,并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结构等水平相当。合作的内容还需要有相对的空间,否则,学生的讨论就不会有价值。具体到实践操作,我认为下面的内容比较适合老师们有效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一是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内容。如果要合作解决的问题答案常明显,而且是惟一的,那就没必要合作讨论了;使人棱两可、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最值得讨论。老师可在认知冲突点上就模棱两可的结沦,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辨析,达成一致意见,澄清认识。意见的分往往容易引起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自悟其中道理,从而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二是方法不确定、答案不惟一的开放性内容。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用多种方法、策略解决,能很好地激发探究思维的产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性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三是一些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复杂内容,一些操作性强、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任务,适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一篇:试论小学语文如何真正实现全方位教学 下一篇:探究如何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