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品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的作用

时间:2022-08-02 05:17:07

航天产品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的作用

摘要: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该文分析了航天产品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的关系状态,讨论了二者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的结果表明,正确、客观地运用质量成本管理的成果,不仅有助于领导层在经费分配和调整的决策,还能保证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的良性运作关系,能使航天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航天产品;质量成本;质量控制

根据ISO9000国际标准的定义,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顾客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管理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是为企业内部产品研制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管理活动,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由此可见,二者虽分属企业管理中的两个部分,但产品质量这一企业永久的追求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航天产品的质量与成本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到航天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能否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化管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渗入,现代航天企业应愈加关注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多元化管理手段,用质量控制来调控产品质量成本,以期在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1航天产品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近年来,为了适应买方市场的大局面,航天企业在质量控制、成本管理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并积极实施、推广质量成本管理,但从实施过程和效果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1.1管理体系信息不畅航天企业的综合性、协调性、系统性极强。而在实际管理中,一些环节信息流通不畅,质量成本基础数据项目不确定、采集不及时,数据汇总不精细、不全面,影响了企业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准确评估,导致质量成本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1.2设计阶段质量成本控制不足设计质量成本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研制和服务成本,而且可能影响到领导层对设计过程的优化决策和企业体系的持续改进。航天企业在设计质量控制上投入了大量的质量成本,策划、实施了包括:设计的“六性”管理、设计的评审、验证和确认、设计复核等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对这些过程的质量成本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和提供决策上尚有不足,有可提升的空间。而且如产品设计未能满足质量需求,就会因重新设计、产品报废、返工/返修、质量问题归零等产生内部成本损失和外部成本损失及额外投入,从而影响企业的成本效益和顾客满意度。1.3忽视质量过剩成本质量过剩成本指企业产品的质量超出了顾客需求而产生的成本。这一点在航天企业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由于可靠性寿命试验验证的资源、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及质量问题归零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压力,在设计、研制阶段,航天企业往往更重视产品质量的不足成本,而忽视过剩成本。这导致质量成本增加而使产品综合成本升高,不利于航天企业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1.4制造质量成本风险的评估航天产品的研制除了技术风险外,由于航天工程的要求决定了航天产品往往是小批量、材料特殊且费用高、工序精细、关键工艺和特殊过程多、环境要求高、进度紧等,故还具有制造风险,而且越到工序后期,产生内部损失成本的风险就越高。目前在航天企业中对制造质量成本评估在维度和层次细化上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2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的辩证统一关系

2.1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相互矛盾由于航天产品在应用上的特殊性要求,航天企业必须通过保持强化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产品的质量。而这通常意味着产品质量成本的上升。反之,如果质量成本的管理和使用不到位导致质量控制不到位,其结果必然是产品质量下滑。从这一点看,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二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2.2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成本是目的,质量成本指导质量控制的实施,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成本的实现。企业实施各种管理的直接目的在于降低质量成本,同时,质量成本影响着质量控制的实施,也就是说只有准确核算质量成本,企业才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同时,就两者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来看,简单说,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企业质量控制的定量管理,管理的目的在于使那些投入质量控制的成本发挥最大效益,没有质量成本的投入,质量控制难以有序进行,当然若质量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则质量控制也无法实现管理效益。由此可见,两者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作用平衡点,对航天产品自身质量、航天工程发展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3优化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举措

3.1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航天产品从立项设计到交付需经设计、生产、调试、验收、交付用户及维护服务等多个环节,质量成本管理应关注到每一环节的质量成本控制,保证各环节的质量且成本最低。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实现质量成本与效益的最大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隐性成本和过剩成本,规避成本风险,是每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航天企业除了要重视产品质量控制,还需建立和完善质量成本的核算、数据收集、分析、控制、考核等相关制度。企业在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程序、流程和责任制时,要使程序中各因素环环相扣、层层透明,进而为质量改进提供最可靠的依据。3.2紧抓质量控制,控制质量成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航天产品的设计质量决定产品的制造、使用、服务质量,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是企业生命线。航天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控制对设计质量成本的调控作用。首先,在质量控制中要对设计质量成本进行预测,编制设计质量成本计划,并将其纳入成本会计范畴。技术评估各种设计方案,通过损益分析法、质量分析法等评估边际贡献,选择最优方案。其次,采用设计过程与设计成本相结合的方法,对设计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并考核质量成本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责任制,落实分级核算与管理。同时,需加强生产现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做好:(1)精心组织生产、开支有度、利用合理。(2)监控操作质量,加强自检和互检。(3)加强专检。(4)加强产品流转中的防护等,以降低内部损失成本。3.3强化信息化管理,控制成本投资航天产品效益的实现,信息完备化是要素之一。质量成本管理需多部门的协作机制和质量成本信息反馈。首先是数据集成工作。各部门要及时沟通,确保采购、生产、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数据信息全面系统并集成。其次是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数据库并适时更新。再次是畅通的质量成本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决策层进行合理评测和决策。3.4实施数字化管控,指导质量成本管理在质量成本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对质量成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完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全过程成本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技术统计分析,建立质量成本控制模型和寻找影响因素,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指导。用指标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明确质量损失成本与其他成本的关系、内外部损失成本的量化比例和水平,计算单次和某一时期的损失成本,制定降低损失成本的措施。3.5优化管理队伍,进行分散质量控制不但要关注到产品显性成本的管理,还需关注到人力资源这一隐性因素的管理。将管理职责分散到每一环节和岗位,以最少的人力创造最高的财富。如成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实施标准、岗位责任制、奖惩措施、技能培训措施、团体绩效制度等,规范各岗位行为准则,通过提升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合作竞争能力、航天文化和待遇,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3.6渗透技术管理,提高质量航天产品追求技术高可靠、状态高稳定且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航天产品必须要以高质量来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航天企业需要更新传统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信息化与技术化的管理措施。要积极引进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技术,提升原有技术人员的技能与创新能力,实现以高新创造高效。

4质量成本管理的持续性作用

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成本控制是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可以帮助领导层决策质量控制的项目和方向,质量控制又可影响质量成本控制的效果。4.1利于以质量成本管理为参照,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成本分析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帮助管理层明晰各项费用及比例情况、了解产品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决策者调整发展方向。质量成本管理关注到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强调通过提升质量成本管理对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其次,航天科技产品要面向市场,发展军民融合,就要适应、掌握市场特征,找到航天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切合点。企业在全面评估质量成本后,应根据企业实际制定长远计划,并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实施战略等,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4.2利于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基础,提升经济效益质量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对全过程的各环节实施精细化、分散性管理,以增强员工的质量成本意识,使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举。同时,质量成本管理也关注损失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进而实现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4.3利于落足航天产品服务功能,促进军事、经济发展航天企业服务于互联网、定位系统、通信、导航、军事、气象、环境等多个领域。质量成本管理重视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关注产品更新和新产品研发,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要,这就在满足民众生活的基础上实现了航天产品的服务功能,也利于航天产品扩宽市场,实现产品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益的统一。质量成本管理强调质量第一,这就决定了航天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军事、卫星侦探等领域,这对实现航天军事发展、国家稳定及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5结语

航天是一个特殊性很强的行业,航天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必须将质量成本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中,并通过完善质量控制体制、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优化管理队伍等多元途径使质量成本管理发挥最大作用,关注和有效运用质量成本与质量控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应磊,李毅军,孙涛.航天企业质量控制若干薄弱环节分析及改进策略[J].质量与可靠性,2010(3):32-34,38.

[2]李萍.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用[J].冶金财会,2016(3):47-49.

[3]赖伊诺.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经贸,2016(1):222.

[4](美)埃文斯,林赛,著.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M].焦叔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熊非 吕欣欣 单位: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上一篇:情境教学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运用 下一篇: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