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子分析

时间:2022-08-01 12:22:03

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子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从国家和产业层面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来促进该地区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贸易区建成后双方贸易呈现出更快的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双方的贸易往来显得更为重要。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层面的宏观影响因素,包括了人均国民收入差异、经济规模、一体化程度和地理因素等;二是产业层面的微观影响因素,包括产品差异化程度、规模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国际直接投资等。

一、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国家层面

第一,人均国民收入差异,会阻碍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是会促进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根据Linder的相互需求理论,两国偏好和需求结构越接近,贸易量就越大,水平产业内贸易也就越高。另外,需求的差异也会提升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第二,经济规模与水平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对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确定。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规模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与东盟五国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相对于其他东盟国家来说,中国与东盟五国的水平产业内贸易较多,这就说明了经济规模与水平产业内贸易正相关。第三,一体化程度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该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得到迅速增长,其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尤为明显。一体化程度的加强,区域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促进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提高,从而促进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第四,地理因素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地理上的远近直接与运输成本相关联,两国间距离越远,运输成本就越高,从而阻碍了产业内贸易。中国与东盟之间存在地缘优势,这也是该地区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二、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产业层面

第一,产品差异化程度与水平产业内贸易正相关。社会的发展以及个性化的张扬,使得人们对产品的偏好出现了差异化趋势,这促进了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另外,产品多样性不利于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在生产模块化的进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和加强生产转化效率,强调产品的标准化。第二,规模经济促进了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原因是企业出口竞争力在生产规模的扩大的同时得到了增强。在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之中,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是发展较为快速的行业。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由于标准化程度高,最容易实现模块化生产,实现规模经济。第三,市场化程度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正相关。中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转型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干预不断减少,市场的自发调节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市场化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完善,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第四,外商直接投资对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为负,对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为正。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这种成本导向型投资尽管推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发展,但也使得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这种低端的分工状态,阻碍了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也抑制了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三、政策建议

(1)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要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企业就必须要加强和扩大差异化产品的生产。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并加强政府监控能力,以便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收购兼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企业竞争力。(2)继续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充分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国在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所以这些方面是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努力方向,并注意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尤其是金融系统的安全。(3)中国的劳动力严重过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低效率导致了资本有效供给不足,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国家的教育支出也相对不足。目前在中国的国际贸易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符合目前的比较优势。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应坚持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当然,我们也应该适时采取积极政策,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以推动高端产业的发展。(4)现阶段一体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来自由我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得建立等,这些都有助于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5)随着市场准入限制的逐步放松,市场导向型的国际直接投资又势必对本土幼稚产业产生冲击。政府应改变引资政策,不断提高外资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力,孙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东南亚之窗》.2009(1)

[2]王梦婷,曹家和,程哲.《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0(1)

上一篇:实际汇率与收入水平对中美净出口影响的实证研... 下一篇:重塑驻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