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认识

时间:2022-07-31 11:55:09

【前言】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认识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4.情境的创设还应该尽量是真实的,让学生信服的。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老师创设情境,因为常常以故事或比赛开始。为了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老师们还常常以“让我们帮帮小猴吧"或“和小猴比赛,看谁摘得桃子多”之类的谈话引入。开始几次学生兴致很高,后来我发现有...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认识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所困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研究创设情境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1.创设的情境再好它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数学的情境创设和语文有很大的区别。数学的创设情境不需要太多的华丽的词藻来装饰。而要在简洁却有趣的语言叙述或提问中让学生快速的找到解决数学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不要被情境表面的文字所吸引。例如教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时,我设计并出示肯德基儿童活动区图,门边有标示“身高在90厘米以上,1米25厘米以下才可入内。”的情境,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复习学生已学过的米和厘米,接着引入新课。试教时发现学生对肯德基太感兴趣了,说的话题总是到不了我想要的点子上,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在师傅的提醒下我把提问改成“你能进去玩吗?小明的身高是1米10厘米,他能进去玩吗?”这样一来,一句话把学生的思维方向转到了我的设计上来。学生在很感兴趣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我的体会是问题太笼统太空会让学生找不到重点。

2.情境的创设也因学生的年龄不同而不同。对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情境的创设不仅要有趣还要帮助他们找到其中的数学元素,不时提醒他们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3.情境的创设不仅用在公开课上,平时的“家常课”也应该多多应用。有的老师可能认为创设优化的情境就一定要用到多媒体或演示课件等,其实我们可以多多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创设情境,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在教授《可能性》一课时,一下子找不到那么多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小球,我就用各色彩色粉笔来代替,一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篇《一双手,创造了一堂好课》(“烙饼问题”的教学设计)中,我看到执教者唐老师也是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用双手做“饼”,课本做“锅”,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学生的一双手动了起来,一堂课也活了起来。可见情境就在我们身边,不需要太刻意,太矫揉造作。

4.情境的创设还应该尽量是真实的,让学生信服的。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老师创设情境,因为常常以故事或比赛开始。为了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老师们还常常以“让我们帮帮小猴吧"或“和小猴比赛,看谁摘得桃子多”之类的谈话引入。开始几次学生兴致很高,后来我发现有些学生开始厌倦这一类的说法,有的学生会发出“又不是真的”这样的质疑。我想假如我们用奥运会或学校里的班级情况之类已发生事实或学生熟知的情境编题时更要注意说法要准确,数据要精确。既然创设了情境就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为了要他们做题而编的故事。这样不仅欺骗了学生的情感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收集数据、整理资料,创设出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的情境。

二、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和认知起点很重要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用更通俗的话说是“一环套一环的”,只有把握准教学内容的认知起点,才能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比如上“两位小数的乘法”时,学生最直接的经验是刚学过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学生的知识起点可能有:一是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做;二是积里的小数点取决于因数里的小数点。有了这样的基础,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数学学习的规律判断出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只有教师把握住这样的学习起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才能很好的抓住课堂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与方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教师教的有效性,还要保证学生学的有效性。这其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我们说的有效性应该是指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而非短期的,只图眼前利益的有效性。

三、建议与对策

创设情境和数学活动要有数学的内涵和明确的目标;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要适时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处理好有效性与开放性的辩证关系,有效性与开放性的有效结合才能成为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数学教学。

总之,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只要你抱着教学相长的态度去认真教学,从每一堂平凡的“家常课”中有所得、有所悟,即使不会成为一位大家名家,也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上一篇:浅议幼儿挫折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多媒体应用于幼儿教学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