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挫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30 03:06:59

浅议幼儿挫折能力的培养

挫折教育的过程是循环反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刻意行为,而是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实践来进行。只有让幼儿在各种学习、生活中、在亲自感受困难、克服困难中认识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一、创设情境,提供机会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不会穿脱衣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做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针对幼儿不同年龄特点,我们提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育目标,遇到困难不急于求老师帮助,多动动手,动动脑,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基本活动,我们利用户外及周围生活环境,创设特定的体育活动和一些有益的竞赛游戏。在活动过程中学会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克服自己的冲动,学会忍耐、等待,并具有一定的责任感、竞争意识及团体意识等。同时,学会正确对待输赢,帮助幼儿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抗挫能力。

二、创立民主和谐的环境

创立民主、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充分表达、渲泄,初步学会思考、分析、判断挫折。如有一位幼儿说:“我有一次在搭恐龙时,一条尾巴怎么也搭不好,一不小心就断了,我就哭了,把恐龙全给拆了。”我听后借此机会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对吗?还可以怎样?其他幼儿纷纷举手回答,有幼儿说:“尾巴搭不好不要急,只要想想你为什么搭不好,然后小心地搭”,“哭鼻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幼儿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既有了表述,渲泄机会,又使我进一步了解每个幼儿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常会遇到一些挫折,于是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幼儿讨论学习对待挫折的方法。如:我摔倒了怎么办?我折纸折不好怎么办?等等,让幼儿初步学会对挫折的知觉判断,思考分析对待挫折的最佳办法,逐步培养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

三、树立榜样

我们选用一些中外文学名著,中国文化经典,科学家的奋发道路,幼儿自己的闪光故事作为故事的题材。这些题材本身就有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染力。幼儿从故事中感受到不屈不挠的精神,看到了抗挫折的伟大力量。幼儿最喜欢模仿,也最容易受暗示,身教胜于言教。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不要担心,老师和你一起到卫生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就给了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抓住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利用榜样的力量,也是幼儿挫折教育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幼儿害怕失败时,老师在旁边鼓励:“别怕,你行的,你像某某一样勇敢。”这样,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就会树立信心,努力地去克服困难。在他们一次次战胜困难后,便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时老师的“你真行”,也就变成了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适时鼓励,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影响人对挫折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必须注重自信心的培养。鼓励、赞扬、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衣服自己穿脱,自己进餐,独自就寝等。一旦幼儿取得进步后,温存的微笑,期待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教师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幼儿的神态,既能激发幼儿追求自主自强,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人生恰如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我们而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促使幼儿养成坚强的性格、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和积极的心理耐受力,从而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让快乐走进地理课堂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