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审计防范会计舞弊

时间:2022-07-31 04:44:45

加强内部审计防范会计舞弊

摘要:会计舞弊是影响金融业发展的违法行为,文章论述会计舞弊的严重危害性及内部审计在防范舞弊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有效发现和揭露会计舞弊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业 内部审计 防范舞弊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77-02

会计舞弊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的故意欺骗、隐瞒事实。导致会计报表产生虚假反映的违法行为。从审计的角度来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它通常与隐瞒、篡改、误导会计记录和报告相联系。采取欺骗的手段。有意识地违反既定的会计规则以获取某种私利。因此舞弊对企业来讲,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种违法行为。加强内部审计,发现企业的舞弊行为,做出防范措施,以实现金融业安全运作的目的

一、会计舞弊的严重危害性

会计舞弊如果不加以制止,将会迅速蔓延,使会计舞弊成为公害。会计舞弊不论涉及金额大小,都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对国家、投资者甚至企业本身都造成严重损失:(1)舞弊所制造的金融虚假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错误决策;(2)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3)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顾客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经济损失;(4)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5)助长个人行为的滋生。败坏社会风气;(6)使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二、内部审计在防范舞弊中的重要作用

防范舞弊的最有效方法是建立健全组织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是实行内部审计。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规定,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控制、预防、发现及纠正舞弊行为的主要责任在组织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承担协助管理层预防、发现、纠正舞弊行为的职能。

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内审部门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和职能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机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组织形式:一是隶属于董事会,在这种条件下,内审机构可以对企业行政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权限较大。二是隶属于行长,是行政职能部门。三是隶属于财政总监。其中较多见的组织形式是行长领导下的内审机构。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内部审计对于管理层舞弊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知情舞弊,参与舞弊。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对员工舞弊的防范和控制。

防止会计舞弊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协助健全组织内部控制并予以执行是内审预防舞弊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要能使舞弊行为露出马脚,以防范舞弊,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时,应注意下述几方面对可能诱发舞弊的内控缺陷:

1、审查和评价制度的可操作性,目标的可行性。例如制度缺乏检查的可操作性、如果对制度的程序进行频繁检查,员工可能反而会弄虚作假,以蒙混过关,对员工的大额奖赏和与不切实际的业务考核指标挂钩,员工也可能会进行舞弊。

2、审查和评价控制态度的严肃性。如果管理层对人为操纵的错误和记录态度暧昧,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舞弊者被发现后潜在的代价很低,有可能诱导舞弊者犯错,反正被发现了也不过如此,这是舞弊者给自己行为的借口之一。

3、审查和评价员工行为的规范性。如果员工的道德素质较低,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薪酬、晋升机制来激励员工,员工在借口和压力的刺激下会舞弊,而部分低收入的关键岗位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格外重要。例如。企业往往不太重视废料处置,也缺乏监督,对于一个职工收入欠佳的企业,如果从事废料外卖的过磅员工素质不高,就有可能在买方的拉拢下牺牲本企业的利益。

4、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授权制度的合理性。合理授权和内部牵制制度能防止权利过份集中,避免职权滥用、职务舞弊,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杜绝舞弊机会,常见的授权漏洞如现金出纳管账,支票两印鉴一人保管,贷款申请和审批由同一人执行,关键财务岗位长时间不轮岗。工资单编制和审核由同一人负责等。内部审计中发现了上述漏洞就应重估审计风险。

5、审查和评价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弥补内部控制的漏洞。堵防舞弊机会。在对内部控制检查中需要关注风险管理中是否存在可能诱发舞弊的漏洞,包括管理层是否识别和分析对经营、财务状况有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风险,是否对外部风险因素和内部风险因素如员工素质、企业活动性质、信息系统处理的特点进行检查,倘若银行没有要求信贷部门审核信贷额度的风险性,信贷部门就有了舞弊的机会。又如对库账和财务账没有要求按月及时对账,就会将仓库管理和会计存货管理的漏洞掩盖,仓库管理员和相关财务人员有机会作弊。

6、审查和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为了使职员能执行其职责,企业需要识别、捕捉交流外部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市场份额、法规要求和客户投诉等。内部信息包括会计核算制度,由管理者决定建立的记录、报告和经济业务活动事项、维护资产负债和业益的记录。如果信息系统是完善有效运转的,关于舞弊的信息迹象和痕迹能够迅速地传递到监管部门,从而大大降低舞弊机会,使舞弊能够被及时发现。发生后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7、审查和评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为保证内部审计对舞弊行为的有效监督,必须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首先,在业务条线设置上,内部审计不可参与到具体的经营和内控行为中,保持其完整的独立性;其次,内审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素质,在执行审计行为时达到客观公正。

三、实施内部审计,有效发现和揭露舞弊

内部审计人员接受委托进行舞弊审计时,必须有能力识别舞弊的特征和手法。以及惯用的舞弊伎俩,要警惕那些可能隐藏的舞弊,有效地发现和揭露舞弊。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舞弊的存在与发生,说明被审计单位管理上有漏洞,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审计人员应深入到被审计单位,对其内部机构的设置、人员分工配置、业务运作程序及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和了解,分析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检查其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通过研究不同的业务性质和舞弊行为的关联,并对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进行甄别,提炼出与舞弊高度相关的预警标志,从而抓住管理层或当事人的舞弊心理,发现其潜在的舞弊动机。确定舞弊可能存在的领域,以更有效地预防、发现和纠正舞弊现象的发生。应重点检查以下几项内容:在会计制度的控制链条中,哪些是最薄弱的环节;什么人

能利用这些薄弱环节;是否存在违规处理的会计事项,谁授权处理这类会计事项;管理部门可能超越会计制度的哪些控制环节;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特征等。

2、保持高度职业审慎的思维方式。在舞弊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职业审慎和敏锐的洞察力,全面掌握舞弊的表现形式,发现舞弊线索。首先要假设管理层和当事人是不可信任的,不能因为是本单位的领导或职工,对他很熟悉甚至关系也不错,就缩小审计范围或减少审计证据;其次,对业务收入假设存在舞弊现象,因此对收入的确认、有关存货的盘点、会计估计等有关收入的关键点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再次,对业务支出、应收账款等都做同样的假设。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查或函询,以确保不存在舞弊现象。舞弊审计不仅要履行常规的审计程序,而且必须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其不存在重大问题。

3、运用适当的审计职业判断。职业判断能力是审计人员知识、经验、能力的综合反映。内部审计人员要孰悉和掌握审计行业的特点,熟悉和掌握审计单位舞弊的表现形式。在对审计证据的选择,及对其证明力如何辨别都离不开职业判断能力。舞弊行为具有主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比一般错误行为更难发现。审计人员在实施舞弊审计时,需要通过专业判断来确定舞弊的迹象和风险。确定审计的深度和难度。

4、注重分析性复核。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将现时的财务或业务信息与可比较的前期信息预算或预测,以及其他兄弟单位或其他可比较的标准进行对比;(2)分析各比率之间的内在关系;(3)分析本期与前期有关数据的变化趋势。

5、有效实施实质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运用穿行性测试,查看各业务条线执行情况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2)执行控制性测试和细节性测试,运用科学系统的抽样方法查看关键结点的执行情况,从而排查舞弊的可能性;(3)调阅查看相关文件的记录,检查内控实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获取相关审计证据。

6、询问。询问是非常重要的审计技术,虽然询问并不能取得某事项的直接证据,但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能发现一些潜在的舞弊线索,从而尽快抓住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在实施询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询问的对象和时机。舞弊行为有时牵涉到管理层的高位,有的甚至是单位领导出面策划进行的。因此,选择询问对象时,既要包括会计人员、仓库保管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还应包括个别领导、财务主管等。询问时还应注意把握好时机,并将询问过程和结果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件上;讲究询问技巧。审计人员在询问前应准备好与舞弊等相关的问题,提问应由一般到具体、由容易到复杂、由轻松到敏感。

上一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之我见 下一篇:浅议企业风险管理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