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发展中的低碳经济问题

时间:2022-07-31 11:50:43

我国产业发展中的低碳经济问题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我国以高污染、高能耗的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亟待改变,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但是,我国产业发展中的低碳经济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本文将对这些困难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发展低碳经济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全球经济甚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人们认识到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当前我国生产的相当大部分商品为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密集型商品,有着很高的碳排放量。这也与我国一向重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相悖,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来说十分重要,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尽管低碳经济所带来的前景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但是低碳经济在我国的产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

一、“锁定效应”妨碍低碳技术创新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又加重了高碳特征。与此同时,以碳为基础能源的产业已经在长期发展中获得了报酬递增的优势,现有制度的收益者也将试图维持这种制度。这些都是以碳为基础能源所产生的“锁定效应”。“碳锁定”会阻碍技术创新。

二、产业转型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由于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快速跨过工业化阶段,中国很多高耗能产业仍然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由于地方利益的保护,对相当一部分设备技术落后,能源利用率低下、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的调控存在难度。还有一些地方仍然只是考虑短期经济效益,不断上马重化工项目。而开发新的低碳技术、开拓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企业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要想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的转型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三、政策与投资存在一定的时滞

我国产业中的节能减排大多靠政策鼓励引导,还未形成完善的市场引导机制,企业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尽管国家已经将节能减排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针对节能减排所进行的投资存在一定的时滞,技术的研发、运行还需要一个过程,转化为企业的节能绩效更是需要时日,不能立竿见影。

四、我国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金方面,我国对研发低碳技术的投入不够,在投入构成方面,很多技术研发项目由外资支持,其成果并不属于中国。此外大部分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工作,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国企业的大多技术创新以短期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对具有市场前瞻性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技术发展。

尽管存在许多困难,但是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与增长,低碳经济仍然是一条最佳路径。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应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

五、构建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体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建立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才可确保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出台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政策,刺激企业形成技术创新的机制,还要确保技术创新的专利性,从而形成能通过技术创新获得高回报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还应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注意政策和法规的力度,做到循序渐进,以免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

六、积极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的实施重点在低碳技术的突破。技术创新一方面可靠我国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国际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引进相关技术或是共同开发研究,从而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与技术的研发同样重要的是技术的市场化。低碳技术经过市场的认可和检验才最终有可能在实际生产中起到作用,否则即使有政策和法规支持,企业也会缺乏动力。

七、积极发展碳金融

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跟碳物质相关的买卖活动日趋活跃,服务于碳排放交易的金融业务和衍生产品也应运而生,如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低碳经济催生了低碳金融,而低碳金融又将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相关政策应该鼓励货币的信贷政策也可向低碳经济项目倾斜。为低碳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应抓住时机应运而生,如低碳投资公司、低碳交易所等,从而使得商品贸易市场与能源市场相挂钩,促进碳交易,通过价格机制推动污染物排放与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提高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环境保护。通过与碳有关的金融衍生品分担低碳项目的风险。

八、循序渐进调整产业结构

现下我国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在全球新的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我国应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和环境概念的产业进行调整,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鼓励出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鼓励外资融进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产业。通过实施相关法规制定鼓励研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清洁能源,同时给予经济、财税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引导企业向低碳经济方面积极转变 。同时还要在保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是必经之路,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可以从政策、技术、金融等发面多管齐下为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从而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Ann P. Kinzig and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Vol .8, No.3, 183-208,1998

[2]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09,(10):30-31

[3]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家,2009,(2):47-50

[4]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7):20-26

上一篇:河南省体育经济发展之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我国商业伦理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