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时间:2022-07-30 10:54:54

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在我市实行文科综合实行半开半必已经有好几年了,这种考试是为了适应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从试题的指导思想上看,创设以知识立意为主为以素质、能力立意为主,关键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新形势下,政治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务必在教授课程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政治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条件。那么,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呢?

一、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

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试能力、自身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以下几种效果较好。

1、依纲阅读法。即教师依据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先列出简明易懂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因为目的性明确,所以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理解观点,达到熟悉教材,初步培养了其自学能力。

2、细读教材法。细读教材即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点、线、勾、圈等记号划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关键词,理出基本知识结构。能够比较、联想本框题新的概念、观念与所学过的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认知体系中。

二、指导学生小结的方法――纲要浓缩法

纲要浓缩是指借助一种直观教具、结构图表或比较图表浓缩学习内容,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线”的记忆变成“面”的记忆,形象直观,重点突出,脉络清楚。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节、课、单元或全书小结。如在教学“弱势群体”时,教学完整课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做如下总结:

弱势群体 如何关爱弱势群体

范围成因政府社会 个人

特征概念

三、指导学生学会发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初中政治课程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要把学生看做主动学习的对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设置问题陷阱,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师还可以多提供给学生与时事相关的感性材料,从感性材料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在讨论活动中学会发现。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所有问题及时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分析、去解决。例如,在讲“弱势群体”时,向学生提问:“你认为在我们身边哪些人是弱势群体呢 ?”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从而 引出“弱势群体”的概念 。接着又提出 :“既然这些群体处于弱势,那么他们是怎样形成的呢?”抽个别学生 回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这些弱势群体有那些特征呢?”这时可以让学生在书中去寻找答案。紧接着再提出 :“根据弱势群体的特征,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他们呢?”

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政府)、社会、个人去思考。这样由浅入深,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不断的去探究、去发现。课堂教学是“学会发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牢牢把握这个阵地,坚定不移地实施培养策略,学生的发现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培养。

四、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一味的把教学内容、要点、联系全盘托出,完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而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并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如在我讲人口问题时,让学生自己讨论,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去思考,这时学生开始看书积极思考,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控制人口?2、我国人口现状如何?3、如何控制人口?4、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自己所提的思考题进行探讨并解答,并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人口多的原因是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影响,以及人口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树立人口忧患意识,为了家庭的幸福,民族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五、指导学生学会参与讨论

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流,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而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提高比较、鉴别、分析的能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

新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它试图通过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应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注意引导学生的广泛参与,努力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时也着意于利用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在教学环境问题时,可以 让学生展开讨论,我们身边的环境现状是怎样的。通过 讨论学生不难发现: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有了极大改善,家家都盖了新房,而且打扫得干干净净。但走到附近的河边或田头,却发现各种垃圾杂乱、污秽不堪,河水变脏变臭。到了农忙季节,农田里的稻草麦秸成了焚烧的对象,烟雾缭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家乡的环境面貌,从而扩展到国家水、土地、大气等被污染的现象。从而提出应该实施怎样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学生通过讨论会得出:我们应该加大环境知识的宣传,增强环境意识,加大治理力度,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和保护母亲河的行动,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会经常存在和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其表现为新旧知识间的冲突或知识与实际的冲突,其实质是一种认知冲突或知行冲突。如果不及时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疑点,就不可能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更不可能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对各种疑点的解析。政治课教学中不断地解析各种疑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生获得知识,同时也是不断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总之,政治课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会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高中历史课要充满生机和活力 下一篇: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