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调适

时间:2022-07-30 07:11:31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与调适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调适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护士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她们具有较高的危险性[1]。而精神科护士较其他普通科护士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3]。其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普通病区护士,甚至较门诊患者焦虑发生率还高[4]。持续性高水平的应激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如工作疲惫感增加和工作满意度下降[2,3]。因此,保持自身的健康与自我调适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及缓解压力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1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1.1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

精神科护士所服务的对象是失去理智的精神病患者,面对缺乏自知力,言语紊乱,有伤人、毁物、自杀、自伤、逃跑,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护士在工作中既要注意患者安全又要注意自身安全,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环境中,从而容易导致心身疾病。

1.2 护士工作的危险性

精神科护士需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应急能力,而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的10倍,因此,作为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心理始终都处于紧张状态。

1.3 工作环境的封闭性

精神科大多数都采用封闭式病房管理方式。精神科护士在上班期间与思维贫乏、表情淡漠的精神患者接触,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1.4 社会压力

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和家属,护士不可能满足其所有要求。一旦发生护理纠纷,即使责任不在护士,来自社会、上级和患者的压力均会使护士产生困惑感[5]。

1.5 工作的繁重性

护士实行轮流工作制,不分昼夜,导致生活规律改变。尤其夜班护士必须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否则很可能发生冲动、毁物、自杀、自伤、互伤、外逃等事件,甚至被患者伤害。在这些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意外事件是极为困难的[6]。一旦发生意外,护士要受到一定的处罚,造成心理紧张。研究报道,职业紧张可影响智力活动、情感状态,高度的脑力紧张可引起管理人员的情绪障碍和自杀[7]。

2 调适心理压力的方法

2.1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护士应注意培养自身对挫折、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保持平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研究显示[8],在应激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应对方式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缓解由应激造成的心理紧张至关重要,并认为对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是有效的应对方式。因此忽视应正确处理好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兴趣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松弛精神紧张状态。

2.2 加强法制观念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经常分析不安全因素,加强责任心,对可能引起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对患者的隐私绝对保密,不随便哄骗患者,以自己良好的护理作风,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从而降低危险因素。

2.4 保持健康的情绪

健康的情绪在护理工作中近因效应是多方面的,它既是社会和护患诸关系中的反馈信息,又有利于强化护士的心理素养[9]。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积极乐观的精神境界,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而且可保持健康的情绪。

总之,精神科护士较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其工作情绪,而且影响护理质量。另外,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精神科护士对工作的评价处于不满意水平[10]。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尊重、理解精神科护士,以激发她们的积极性、责任感、自豪感,从而稳定精神卫生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水平,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41

[2]鞠风,杨秋兰,侯峰,等.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6(4):4

[3]刘士英,王妩媚.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疲劳原因调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41(1):48

[4]刘光琴,邢海燕,杨秀成,等.精神科护士焦虑的调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4):241

[5]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等.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6):700

[6]罗小军.关于住院精神患者损害事件责任讨论的几问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18(3):224

[7]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2,19(19):81

[8]任显峰,马召红,郑素娟,等.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12):98

[9]那夕明,盖秀芹,于连卉.浅谈情绪在护理工作中的近因效应[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6):40

[10]菊风,杨秋兰,侯峰.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6):4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下一篇: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