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应用探讨

时间:2022-07-30 11:21:40

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应用探讨

教师授课,有声言语是教学组织的重要环节,但是,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掌握和善于运用非语言行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比如,教学中眼神、举止、神态等无声语言在教学中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还影响着教师塑造课堂有效教学环境的方式,更影响着学生对于课堂环境和教师教学的感知。比如,教师若只是在讲台一味授课,眼神只集中一点或者飘忽不定,这不仅是对课堂环境失控的表现,更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下面,对于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些非语言行为作一探讨。

一、辅助语言对教学的影响

辅助语言也称副语言,是指说话的音调、音量、语速与节奏等。俗话说,“听话要听音”,也就是说要运用不同的语调、语音、节奏。即使在相同的词语里,也会出现不同的意思,从而产生不同的沟通效果。比如,在讲解图形分类时,对三角形的分类方式进行讲解时可以有所侧重的提问:同学们,三角形按边如何分类?如果按角如何分类呢?其中说到边和角时,可以放慢语速并伴有眼神环视来强调,以便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区分。学生在答错问题时教师可以选择轻咳或者沉默皱眉几秒,以示错误,同时也留给学生改正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的笑声和咳嗽声是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两种辅助语言,适当应用,不仅会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幽默感,而且会拉近师生距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身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的身体语言包括头、手、身体等姿势的变化。人类的动作姿势既是与生俱来,也是后天形成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姿势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就小学数学教师职业特征来看,可以把身体语言分为两类:

头势语言,最常用的就是点头和摇头,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对小学阶段学生,应当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多运用点头原则表示对学生的赞同与满意,而对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生长发育阶段的认知情感、心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教师可以适度运用摇头表示否定观点。

手势语言,这是教师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使用的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手势较其他身体姿态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成为视觉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数字的学习中,可以用象征性手势来认识数,也就是数数字;会意性手势,如,手抓下巴表思索,拇指伸出表示赞许等;描述性手势,如,在学习图形的周长、面积时,用手比划物体大小、长短、形状等。虽然手势语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多用,并且要注意与教学内容要相符,同时,手势要自然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一般说来,手势在肩部以上活动时,表示理想的、张扬的、宏大的感情;手势在肩部至腹部区域活动时,可以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在腹部以下活动,则表示不悦、厌恶、憎恨的情感。教师要充分理解手势在不同区域表示的意义,灵活恰当地使用手势,切不可手势过多过滥,或幅度过大。有时,我们的手势语言也可进一步延伸,比如,对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轻拍一下使其注意力回到课堂;面带微笑,赞许的轻拍以给学生示赞赏、肯定和鼓励等。通过这些动作传情达意,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声与无声搭配,既可以减少语言的重复,又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活跃课堂气氛,维护教学秩序。

三、外在修饰语言的重要性

长相美丑,这是天生的,我们没法改变,但可以通过修饰改变外在形象。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注重教师的外在形象,教师的服装、发型的改变,都可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对男教师的服装发型等没有太多要求,整洁、大方、得体即可,而往往对于女教师则格外关注。由于教师职业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切忌浓妆艳抹,只需淡妆即可。教师的服装是自身文化修养和风度气质的外在体现,美观、整洁、卫生、得体的服饰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展示教师人格魅力,同时,会给学生感觉教师授课准备充分的印象;相反,教师穿着随意可能会给学生一种疑惑的心理,看似不修边幅好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实际上忽略了自身职业的特殊性。所以,选择适合的衣着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是自信心的提升。

四、距离语言对于课堂的掌控

美国人类学教授爱德华・霍尔创造了“空间关系学”一词,并对人与人的空间关系作了大致划分:亲密距离(0~45厘米)、私人距离(45~120厘米)、礼貌距离(120~360厘米)和公共距离(360~750厘米)。人与人之间身体的距离,一定程度反映了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能反映出民族文化特点。教师距离学生的远近,对教学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这种影响甚至更大,这一点几乎是共识,可能也是各个家长都想让孩子座前排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克斯认为:“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一方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起到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融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到:若某个学生不认真听讲,只要表露出向他走去的意向,学生就会停止或改变其当前行为。为了能达到控制整个课堂的目的,教师教学中一般是不可以一直站在讲台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能会不时离开讲台走到过道中间或利用眼神对全班学生进行扫视来观察其听课状态。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动手能力还不成熟,教师更要与学生亲切互动,使用空间距离语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非语言行为作为语言的辅助工具,对于课堂教学组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沟通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灵活运用非语言艺术,使非语言行为与教学语言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基于《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幼儿区域游... 下一篇:关于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研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