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时间:2022-07-30 10:52:18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Politeness in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Li Ri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有关礼貌问题的研究大多注重的是言语交际,往往忽视了非言语交际中的礼貌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中美非言语交际中怎么做才是礼貌的这个问题的探讨,以期能够对人们在中美跨文化交际时有所帮助。

Abstract: Studies about politeness mainly focus on verbal communication, but negle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some helpful advice about 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at is polit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关键词:礼貌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

Key words: politeness;non-verbal 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93-02

0引言

有关礼貌问题的研究大多注重的是言语交际,往往忽视了在非言语交际中也同样存在着礼貌问题。除了书面语和口语,还有另外一种交流形式,非言语交际。它包括以下这些不直接依赖于语言的交流,像体态语、空间的使用、触摸,和时间观念等[1]。在交流中非言语行为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补充、重复、替代,和否定言语信息[2]。以下作者将就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体态语

体态语指的是像眼神、面部表情和握手等用于交流的身体活动。

在美国,当人们要说话时,通常伴随着这些动作,比如眼神不再交流,脚触地,微笑或身体向前倾[3]。美国人很熟悉这些动作,像摆动手臂意思是打招呼或表示再见,从握紧的拳头中竖起食指和中指的意思是和平或胜利。相对来说,中国人很少使用这样的体态语,但是中国的年轻人通过看好莱坞电影,也逐渐开始使用这些体态语。

Leathers 曾说眼神“表示关注程度、兴趣和鼓励;影响态度转变和说服力;调节交际;交流情感;确定权力和身份关系;并在印象管理中起到中心作用。”[4]美国人非常重视眼神的交流,当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彼此看着对方的双眼。他们相信这样的说法:“不要相信任何不敢与你对视的人。”在中国,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避免对视以此作为是对对方的尊重。尤其对于年轻人或地位较低的人来说,在交际中直视年长或处于较高职位的人会被认为是对对方的不敬或粗鲁的表现。[5]

有时即使相同的体态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往往是误解的根源。对中国人来说,美国人交流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夸张,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频繁地使用体态语表现情感。Matsumoto指出:“不同的文化都认识到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并且产生了许多规则来明确在社交中哪些面部表情是被允许的,以及如何能照顾到别人的面子。”[6]面部表情可以表达这些情感:惊讶,恐惧,生气,快乐,厌恶和悲伤。中国人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表现生气或厌恶这样的消极情感,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和谐违背了为彼此留面子的原则。

几十年前在美国,当男士和女士被介绍给对方时,他们只是向对方点点头。但是现在当男士和女士被介绍给对方时,他们都会握手,这一做法已经是很普遍的社交礼仪,尤其是在职场或生意圈中。[7]中国人问候别人时过去常常是在胸前拍手并且身体微屈。但是现在这种问候方式已不多见,当被介绍给别人时,中国人也开始采用西方的问候方式――握手。

2空间的使用

一个人的个人空间是指他所占据并以无形的界限将他的身体圈在其中属于他的区域。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个人空间的所有者,因此他可以选择谁可以或谁不可以进入他的个人空间。据Edward Hall说,个人空间包括四个区域,在这四个区域人们可以与彼此舒适地交流:亲密区域,个人区域,社会区域和公共区域。亲密区域是只有关系亲密的人才可以进入的区域。个人区域是为朋友准备的。社会区域用来日常普通的交谈。公共区域是进行公共交谈的区域。随着这四个区域的变大,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也越疏远。在不同文化中这四个区域的距离也不同。[8]相同的距离,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亲密区域,可能对中国人来说仅仅是个人区域。

个人空间是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来自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一般来说相比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要求更大的个人空间。当一位喜欢有较大个人空间的人与一位习惯有较小个人空间的人进行对话时,双方往往会对对方产生负面评价。前者可能会认为后者闯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为了保持进行这样的对话时自己觉得舒适的距离而尽力往后退;后者可能会认为前者站得太远,为了保持自己觉得“合适”的对话距离而尽量往前凑。当个人空间被侵入后,由于人们的文化不同他们的反应也不一样。相对中国人而言,美国人的反应更强烈一些。

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人空间的文化差异常常会引起一些误解。注重个人主义的美国人比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人要求更大的个人空间,因此在美国的中国人会觉得人们彼此很疏远。

3触摸

不同文化对于人们彼此间的触摸也有不同的准则。[9]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在交流中哪些人可以触摸以及他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被触摸。

无论中美,职位较高的人更倾向于触摸他们的下属而不是被下属触摸,职位较低的人更倾向于接受他们上司的触摸而不是去触摸他们的上司;在同性别的对话中,女性会更频繁地触摸彼此。

相比美国人而言,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触摸对方会更频繁一些。在美国,头是不可以被触摸的;但是在中国,年纪较大的人往往触摸年幼者的头以此作为一种表示关爱的方式。在公众场合嘴对嘴的亲吻在美国是很普遍的,但在中国却不被接受。一般来说,在中国男女很少在公共场合表现亲密的身体接触。

4时间观

中国文化是以过去为导向的文化,这样的文化相信过去的事物一定比现在的好;而美国文化是以将来为导向的文化,这样的文化相信将来的时代会比过去的更好。[10]中国人相信过去的经验和事件非常重要因此十分重视传统。像一句中文习语――“鉴古而知今”――所说的那样,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的价值,同样也非常尊敬长者,因为长者被认为是过去智慧的结晶。美国人认为将来是最重要的,他们认为时间是线性的而非循环的,人们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美国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并为时间所驱赶,将每一件事都小心地安排在特定的时间。若是参加晚宴,他们不会迟于或早于十分钟。但若是中国人去赴宴,他们总是提前数小时到达,以便帮主人做饭。中美文化对于时间的不同态度可以从二者的习语中看出:美国人总是说He who hesitates is lost(踌躇不前者必定会失败)Don’t waste too much time(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但是中国人却总说“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

时间观念的文化差异同样会在跨文化交际时产生一些困难。在交际中,来自以将来为导向的文化中的人急于向前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能会觉得来自以过去为导向的文化中的人(往往不急于行动并拒绝改变)不协作,保守和墨守成规。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两种对时间怀有不同观念的文化中的人往往会觉得对方对时间的反应不友好不礼貌,他们应该学会使自己的时间观适应当时较普遍的社会情境的限制。

5结语

没有哪些行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礼貌的举止只是在当时的普遍的文化情境中恰当的行为。在一种文化中合适的举止在另一种文化中便可能是错误的,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就得加强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当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我们认为是不合适或不礼貌的举止时,我们不应该首先对别人的意图或情感妄下判断,而应该观察当前文化中的成员是怎么做的。对于我们自己观察所得出的判断或概括我们也得十分谨慎。最终在跨文化交流时我们能够把自己从另外一种文化中所学的应用到实际中去之后,才能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参考文献:

[1]Dodd,C.H.(2006).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Hall, E. T.(1959).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 Doubleday.

[3]Gudykunst,WilliamB.(2007).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Leathers, D.(1986). Successfu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 Macmillan.

[5]Hu,Wenzhong(1994).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Matsumoto, D. (1996). Unmasking Japan: Myths and Realities About the Emotions of the Japanese[M].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Lustig, M. W. & Koester, J. (2007).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8]Hall, E. T. (1977). Beyond Culture[M]. Garden City, NY: Anchor Doubleday.

[9]Harms, L. S.(197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New York: Harper & Row.

[10]Samovar, Larry A. & Porter Richard E. (2004).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上一篇:新时期如何做好水利行政工作之探究 下一篇:邯郸市滏阳河综合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