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29 04:08:05

简析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中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学生数学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数学学习,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数学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例题对学生进行示范。

关键词:高中数学;例题;数学能力

数学是我国的传统学科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古时的“六艺”中被称为“数”,又称“算术”或“算学”,后来由于中西方数学的高度融合才改为“数学”。我们对数学的称呼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丝毫改变,当前数学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其也是其他几门理学学科的基础学科,是学习这些理学学科的工具学科。

高中数学教育的初衷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将这些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的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融合,从而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换句话说,高中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让学生得到最符合自身能力层次的针对性教学;要遴选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学习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要把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学习的最根本的动力就是兴趣,这点在高中数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因为高中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其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抽象程度高、逻辑严密、结构复杂,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枯燥乏味,根本提不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来,甚至还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进而放弃对数学的学习。正是因为这样,要想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激发,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只有先激起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主动学习数学、乐于学习数学,从而学好数学;只有先激起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先激起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驱动学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并对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广泛的应用。那么,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起学生的兴趣成为了关键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授的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巧妙的创设出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函数的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学生感觉到知识较为抽象,理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同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大,因此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不大。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选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资金投资收益问题”进行函数建模,用函数的知识将问题进行解决,借此改变学生对函数没有实际运用价值的不正确观念,并引起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主动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掌握。

二、通过课堂例题讲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数学能力涵盖了对问题的观察、知识的记忆、相关题型的综合计算、空间想象、知识迁移转化、思维发散等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例题,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引导,最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稳步的发展。

第一,选择“计算繁琐”的例题。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是学生解题的一大关键,计算能力可以说是数学中最为基础的能力,所有数学的能力都需要通过计算能力来进行体现,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比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函数的知识讲解时,由于三角函数题目的运算较为繁琐,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了学生看见三角函数的题目就觉得害怕,就想要敬而远之。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一道计算繁琐的三角函数知识的题目,借此告诉学生计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并敦促学生加大数学计算的相关训练,要求学生在数学计算时一定要仔细。

第二,选择“一题多变”的例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要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熟练的运用,就要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述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选取恰当的例题,让例题可以通过对已知条件的更改而进行灵活的变化,借此向学生揭示问题的本质,通过例题的讲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的知识能够顺利的迁移,从而培养起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比如,教师在对导数进行教学的时候,在讲到单调区间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选取一例题,对例题中的条件进行不断的改变,让学生透过例题看到导数单调区间的本质问题。教师通过对问题条件的合理调控,使得题目的难度由浅入深的进行变换,让学生从一次函数到二次函数,再由二次函数深入到三次函数之中,让学生在对单调区间的学习中抓住该知识的要点,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全面透彻的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第三,选择“多题一解”的例题。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学生要在数学学习中学会提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并通过分析发现各数学问题之间的共性,从而对其进行概括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对例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并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将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通过一道或几道例题的学习,将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类型的例题的合理搭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教学上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

上一篇: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彰显小学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