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校企合作模式刍议

时间:2022-07-29 09:19:35

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校企合作模式刍议

摘 要:技工院校以校园为主的传统德育工作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实现双赢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德育工作的校企合作。西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德育合作模式值得借鉴。“五共同” “三教育” “走出去,请进来” 是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校企合作模式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职业需求 无缝对接 “五共同” “三教育” “走出去,请进来”

校企合作已成为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选择的一种办学模式。但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往往普遍重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德育工作的校企无缝对接。企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具备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以校园为主的传统德育工作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打破学校相对封闭的德育教育模式,建立一种相对开放的德育工作校企合作模式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的必要性

目前,技工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德育教学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偏离企业的实际需求,造成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降低。技工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不能与社会职业岗位相脱离,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走德育工作校企合作之路。而校企合作要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就必须加强校企双方德育工作的合作。首先,德育工作的校企合作有助于增强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情感体验提高学生与企业融合的道德认知,使学生尽早地融入企业文化。其次,可以促使技工院校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对人才德育方面的要求,从而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德育课课程设置,更新德育课教学内容。通过合作能及时评价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市场效果,检验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明确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使学校整个德育培养过程完全跟着企业的市场变化需求走。最后,校企合作的学生日后能成为企业重要的德才兼备的生力军。

二、西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德育合作的借鉴意义

在西方,德国的“双元制”(German Dual System)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 ( Co-operative Education)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都是典型的“工学结合”成功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的课程设计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它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德国双元制模式培训的学生,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他们在掌握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还学会大量基础知识以及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能力,为人生道路作了坚实铺垫。美国的“合作教育” 模式强调企业对学生的劳动态度的评定,英国的“工学结合”模式也都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工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以往一些惯用的德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校企合作,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三、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校企合作模式的有益探索

根据企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要做到“五共同”,即: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德育目标、共同制定德育教学大纲、共同编写德育校企教材、共同实施德育教学计划、共同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评价。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定向性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与企业的要求相吻合。所以,德育教学内容必须侧重加入个人道德素质、团结合作精神、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德育的内容。校企德育工作合作要实现对学生的“三教育”,即:与企业理念融合的道德认知教育、与企业环境结合的道德情感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德育教学是技工院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注重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把德育课堂搬到企业中去,比如组织学生参观、观摩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对德育方面的要求;工学交替时增加德育实习和考核的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遵守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的重要性;请企业的专家或劳模“现身说法”,到学校来开德育讲座。

当然,学校要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校企合作,还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它必将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企业培训师问题、企业生产与学生实习的矛盾问题。对企业而言,它毕竟是一个潜在的长期的效应,但这是一个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只要精诚合作,将校企合作变成自觉行为,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上一篇:浅析实验课上教师角色的转换 下一篇:学历与优秀班主任成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