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引入人才库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7-29 02:00:52

审计机关引入人才库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审计机关的工作特点,结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审计工作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从审计职业化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审计机关试行人才库管理的可行性,以期为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审计;人才库

一、职业化背景下对当前审计机关管理模式的考察

审计机关也和其他行政单位一样几乎所有的机关事务,无论是审计项目的实施,还是内部管理的开展,都以处(科)室为基本单位进行。这一格局从审计机关成立之日起延续至今。

难题之一――如何在处(科)室划分的天然“鸿沟”与个人发展的最大可能之间寻得平衡点?

以笔者所在的审计机关为例:全局共辖有13个处室,各处人数为3―8人不等。这一格局导致审计项目处于一种“割裂状态”:例如长期以来,财政“同级审”只由财政金融审计处负责,外资审计也只由外资利用审计处负责,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审计人员一段时期内势必只能接触有限的审计项目。即便考虑轮岗的可能性,假设1名审计人员每3年可轮岗一次,那么,若想“轮满”全部8个业务处,也需要至少21年的时间。进而言之,随着审计人员身处某一处(科)室时间的加长,自然会形成对一部分业务的依赖性。虽然优点是能够熟稔这部分业务,但它却是以不接触其他各业务领域为代价的,这就在无形中失去了个人发展的“机会成本”。

难题之二――以处室为单位的项目组织方式,能否适应今后一段时期“大审计”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审计机关实施的审计项目体量越来越大,涉及内容越来越广,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2014年,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审计机关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要想达成“全覆盖”的要求,必然要扩大单个项目的覆盖面。

在这一趋势下,可以想见,今后可能的情形是:审计机关每年的项目数将有所减少,但单个项目的内容更加庞大;综合性的审计项目、上下级机关联动的大型项目将会明显增多。在这一背景下,审计机关分配审计项目时,如果依然机械地遵循以处(科)室为单位的原则,必然导致审计力量与审计经验上的窘困,也无法保证项目实施的最佳人选恰好就在项目组中。

二、引入人才库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审计职业化,本质上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朝向专业技术化迈进的过程。然则,在“技术为中心”的思维下,何妨适当淡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固有思维?为此,笔者提出“人才库管理”这一设想,作为目前审计机关“行政部门化管理”的扩充和补益。

那么,对于审计机关这样一个行政单位而言,引入人才库管理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人才库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虽然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组织(审计机关亦然)都有完善的职能划分和机构配置,但是,在其任何一种业务活动中,终究都表现为人与人的组合;人才库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关注的是一个单位在职能划分和机构配置之先(准确的说,是“逻辑之先”,而非“时间之先”)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治理层在选人、用人时,不妨祛除思维定势,假设根本没有处室之类的划分,而是直接从人才库的“大水池”中获取合适的角色。这一思维变革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不妨用数学理论来说明:假设某审计机关内设10个处,共40名审计人员,每个处均配4人。那么,按照以处为单位的分配方法,一个项目的实施者仅有10种可能,即使2个处搭配组合也仅可增加C2 10=45种方案。但是,如果不考虑部门划分,直接进行人员组合,假设一个项目需4人,理论上可以有C4 40=91390种组合方案。沿用上面的假设,如果该审计机关某一时段同时实施10个项目,每个项目仍然配备4人,那么按照以处室为单位的方法,全部项目的实施方案共有A9 10(=9*8*…*2)种组合。而按照人员组合的方法,共有多达C4 40* C4 36*…*C4 8种不同的组合,较之前者,后者在数量上完全是几何级数的增长。

以上假设是理想化的,尚未考虑处室和个人的特点、特长与审计项目的相关性。但是通过假设,我们仍可清晰地看到,通过建立人才库,以个人为最小单位分配项目,审计机关在项目管理上将更加游刃有余,从而为特定项目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充分条件。

基于此,我们可以回应本文伊始提出的两个难题。一方面,人才库直接以个人为管理的考虑对象,意味着审计人员有机会接触各类审计业务。另一方面,人才库管理无疑更能满足大型综合类项目的需求。不妨以当前的“稳增长跟踪审计”为例,该项目每个月审计一次,审计内容都不同。这一面广量大的特点为某个固定的实施处室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在人才库的管理模式下,我们可以预先根据每月的审计要点,从人才库中灵活筛选每月的最佳人员组合,这就更能保证审计在专业技术方面的胜任力。

值得注意的是,审计机关在某些项目上的管理方式与人才库管理有相近、相通之处。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一般都从“中介审计机构库”中通过“摇号”方式确定中介审计人员;此外,旨在全面掌握全市内部审计情况、并可为审计机关实施项目提供资助的内部审计数据库也在建立中。但人才库毕竟不同于上述两种“库”,因为第一,审计机关人才库的组成元素主要是审计机关的内部人员,其次才是外部力量;第二,审计机关人才库的使用与管理应当是一个理性、周密考虑的结果,而非通过随机的操作来完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审计局)

上一篇:基于液体密度计原理制作简易杆秤密度计和弹簧... 下一篇:浅谈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及其对财会人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