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7-28 09:03:32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近年来,有效教学在全国蓬勃展开。我认为,所谓“有效教学”,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达到教学目标,也不可以依据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那么,应采取哪些策略来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情境引课,激疑生趣

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的辩证统一。现代教学理念要求重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让学生想思、想学,并能在取得成功的同时愉快地学习。创设一个恰当的、富有情趣的、具有启迪性的、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起到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开动学生脑筋、美化学生心灵、提升学习兴趣、引入学习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如在讲有理数乘方计算之前,可设计这样的情境:将一纸条对折,再对折,然后告诉学生那纸条的厚度是0.87mm,问学生对折32次之后,厚度将为多少。学生做出各种估计之后,教师公布了令学生大吃一惊的答案:那厚度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并且告诉学生,用即将学习的知识可以证明。于是,学生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注重实质,形式适度

传统教学是按知识的逻辑顺序讲解:概念例子练习,而新课程一般是从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相关的概念和结论,力图让学生在“做”中领悟知识,建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是数学的特点,学习形式化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更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有时适度地淡化形式也非常必要:①淡化概念。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片面理解科学性原则,在名词、术语上孜孜以求,对概念的文字叙述字斟句酌,正、反例子反复讲,要求学生朗读、背诵等不恰当的“形式主义”而提出的。其实,概念往往带有人为因素,并非百分之百不可变动和神圣不可侵犯。概念应与知识相结合、相适应,因此不宜单纯在概念上下工夫。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尽快进入实质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相关概念。②淡化纯文字叙述。符号化本身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对意义非常明确的公式、法则,没有必要要求学生的表达与教材上的文字叙述一字不差,只要明白公式、法则的意义,能正确运用即可。对文字叙述不宜规范到只有一种,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自创表达形式与符号,只要明白无误都可以允许,甚至表扬,以保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③摒弃形式理论。追求形式的严密、完整,在教学中增加了师生不必要的负担。时间没有用在刀刃上,得不偿失。④注意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的结合。符号化是一种简洁的表达形式,但有时用文字语言更能反映本质,而图形语言能增强直观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调注重实质是指不仅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例题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理”可以把知识组织联系起来,从而知识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掌握。

三、先做后讲,突出焦点

在教学活动中有一个突出的矛盾,那就是既要处理教材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样时间就显得十分紧迫,两者有时难以兼顾。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采用“先做后讲,突出焦点”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可让学生先做教材上的练习、习题,不会的内容、习题在课前要提出来,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那些难以理解,让学生思维受阻的所谓“焦点”加以关注。学生一般能顺利完成的非焦点处,完全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在焦点处,教师应科学而艺术地设计教学程序,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讲解重点、答疑指导,把可能是零碎的、不全面的、不深刻的知识清晰化、系统化,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个别学生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具体指导。教师应使学生在“做”中主动地体会、掌握、巩固知识,尽量减少说教式、结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强,意志在困境中磨砺,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教师的主要功夫用在“导学、助学、促学”上,这样课堂效益必定得以提高。

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现在的教师已摒弃了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它改变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节省了板书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使教学过程更具灵活性、针对性,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教师能够更广阔地开拓教学领域,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学过程更具生动性和深刻性,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如学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进行设计教学,使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二次函数的图像。教学是抽象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它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提供的外部刺激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包括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的综合刺激。

实施有效性教学,需要充分关注让学生怎样主动学、学习了什么、掌握了多少、能否应用、能力达到了何种程度,从上面所述几个方面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但这需要广大教师认真思考、辛勤工作、付诸实践,需要不懈努力、不断进取。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蔡县孙召中学)

上一篇:冷静自救的榜样 下一篇:挫折伴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