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前景展望

时间:2022-07-28 04:37:00

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前景展望

【摘 要】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多层次、多元化的独立学科,迄今为止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其研究成果对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回顾二语习得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论模式和研究成果,指出了目前国内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二语习得 历史回顾 前景展望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 SGH1408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4JK1781)部分研究成果;咸阳师范学院2011年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1XSYK208)部分研究成果。

二语习得研究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复杂现象,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范畴,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掌握和理解母语后对另一门或多门语言的学习或习得。1969年,Selinker发表了一篇题为Language Tranfer的论文, 提出了中介语理论(theory of interlanguage)。Selinker又于1972年发表了Interlanguage一文,详细解释并论述了中介语概念及其理论,明确了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是二语习得者到达目的语的必经阶段,这种论断为二语习得研究作为独立学科地位奠定了基础。40多年以来,二语习得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正在朝多层次、多侧面、多元化方向发展,研究内容和方法也日益系统化和科学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语习得在中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及该领域的研究者才开始介绍二语习得理论及研究方法,主要以胡壮麟(1984)、胡文仲(1984)和桂诗春(1985)等为代表,但主要是介绍、阐述和引用西方语言学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为后来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的研究学者层出不穷,二语习得研究逐步趋于成熟,主要研究学者有戴炜栋(1994)、刘润清(1995)、文秋芳(1996,2004)、李炯英(2002)等。研究学者们结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客观地审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认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语言潜能、认知、动机、态度、学习方法与情感)是外语教学考虑的首要因素,并将研究主体转向语言学习者,同时开始批判性地评价和学习西方二语习得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开始本土化,并以实用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为导向,以培养21世纪卓越外语人才为目标,进入蓬勃发展期。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和语言研究者撰写的二语习得研究专著、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相继涌出,这对二语习得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奠定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毋庸讳言,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比西方晚了10余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管是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还是在学术成果方面都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国内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学者不能盲目将国外二语习得理论直接应用到我国的实际外语教学中,应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生实际的特色外语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着巨大的发展及研究潜力,为我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同时对我国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外语教学方法的革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对象

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提出,标志着二语习得研究独立于应用语言学而成为一门多元化的交叉学科。国内许多知名大学都将二语习得作为学士、硕士和博士培养的一门专门课程,许多有关二语习得的专门研究机构、研讨会、学术专著和期刊进一步扩大。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已成为与语言学、语用学、认知心理语言学、教育学、社会语言学相联系的交叉学科。正如 Ellis (1994) 在评价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时所指出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成为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与此同时, 这门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一个界限非常模糊的研究领域。”[1]150因此,二语习得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不但对国内外语习得和外语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人类社会在语言认知发展和文化普遍性问题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语习得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主要是研究二语习得理论,如功能理论(Givon 1985)、文化适应模式(Schumann)、普遍语法理论(Chomsky1965)等。具体研究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过程和学习内容,同时也研究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分析母语迁移与二语习得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指出母语迁移是干扰学习者习得外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肯定了它的正迁移作用。正如德国英语语言学家Butzkamm的一个生动的比喻“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门外”[2]25。后者是在前期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下,主要研究二语习得策略、外语教材的编写和外语教学方法的改进,研究了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及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制约作用等。

二语习得是一个非静态的复杂的互动过程。二语习得的发展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母语、二语习得的文化语境、课堂教学的输入及输出、社会教育、心理模式以及学习者个体差异等。Ellis(1986)对二语习得研究的目标和范围说明如图1所示:[3]3-4

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式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成熟和蓬勃发展,有关二语习得的众多理论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猛发展,各国语言学家们提出了几十种理论、模式、假设。但是许多理论模式还只是没有得到证实的假说或论断而已。由于二语习得过程本身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国内外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研究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且分法各异。主要的理论或模式及研究学者如图2所示:

这里只列举了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或模式,以上理论或模式都从不同视角和主导因素来阐述和解释学习者如何取得二语习得的最佳效果。总之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习得过程,二语习得者和外语教学者应该注意影响二语习得的各个因素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掌握学习规律和理论模式,提高学习绩效和教学效率。

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及前瞻

1.研究成果

迄今为止,二语习得研究在中国已有30年的历史了,国内各高校语言研究机构已纷纷建立,外语教师和高层次语言研究者则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主力军。目前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学已将二语习得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专门研究方向,这些高校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4]64。全国各高校二语习得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为我国二语习得的发展和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并将使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层面和学术高度迈向新台阶。

国内关于二语习得研究的专著、学术期刊和论文更是硕果累累,这些都为我国二语习得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目前关于二语习得研究成果的专著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王魁京,1998)、《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蒋祖康,1999)、《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丁言仁,2004)、《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杨连瑞等,2007)、《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俞理明,2004)、《英语学习策略论》(文秋芳,1996)等。具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论文研究有“国内汉英中介语研究述评”(戴炜栋,外语研究,2006)、“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研究述评”(王立非,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文秋芳,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第二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及最佳年龄研究”(杨连瑞,外语学刊,200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定位与发展”(杨连瑞,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认知风格差异与外语的因材施教”(范琳,外语教学,2002)等。关于二语习得研究的权威论文大多数集中在国内外语类和语言类的核心期刊里,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国语》《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界》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至2014年,通过中国知网的检索,在全国重要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二语习得研究的论文共计820余篇。由此可见,国内学术界已将二语习得研究推向高潮,其研究领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不足与前景展望

虽然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纵观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二语习得的研究现状,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许多高校语言教学者同时也是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者,在实际中却不能将二语习得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外语的教与学中,一些研究者仍然停留在理论的表面研究上,研究方法仍以静态为主,总体缺乏质的飞跃。因此,二语习得研究应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特点,外语教学者应有效地借助二语习得理论使外语教学有突破性的发展。

总之,二语习得作为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的新兴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语习得研究将与其他各个学科如语言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系统学等融合发展,并使研究视角不断扩大,研究理论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不断革新,这将对人类语言的发展、文化普遍性的发展及社会语言等问题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重大影响。此外,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多维度地分析和探讨影响学习者学习绩效的诸多因素,强调学习者具有共性也有个性差异,在外语教学中要注重学习者个体差异,如兴趣、动机、自信、情感、焦虑等个体因素都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将最终与国际接轨,并逐步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和开放的适合中国实际的二语习得研究体系,这必将把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付兴:《二语习得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郭明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

[3]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戴炜栋、周大军:《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前瞻》,《外国语》2005年第6期。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咸阳

上一篇:小产权房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探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