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分析的河南建筑业产业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时间:2022-07-28 11:07:56

基于博弈分析的河南建筑业产业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一、河南建筑业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河南建筑业产业现状

2008年河南建筑业总产值在全国排名第7。2000-2008年,河南省建筑业总产值从452.49亿元逐年增加到2824.05亿元,平均增速58.23%;同期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从10061.99亿元增加到62036.81亿元,平均增速为57.39%;河南省建筑业增加值从107.09亿元逐年增加到588.69亿元,年平均增长为53.87%;同期,全国建筑业增加值从3341.09亿元逐年增加到11911.65亿元,年平均增长为28.50%(数据据文献计算)。

2008年河南省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在全国排名第13位,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排第6,就业人数排名第5,固定资产投资排名第5,建筑业总产值排名第7,总产值连续两年增长速度都排在前4,河南省建筑业外向度排序为15位。

2008年河南省建筑业细分行业的分布状况见表1和表2。河南省具有房屋建筑资质的企业数量居多,其级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占全省特级企业的84.9%。在专业承包企业中,具有装饰装修资质的企业数量最多,达1225家,占39.8%。房屋工程占总产值的50.07%,土木工程占总产值的35.57%,建筑安装占总产值的8.79%,建筑装饰占总产值的2.26%,其他占总产值的6.61%(据文献计算)。

表1河南省不同专业类别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构成情况

表2河南省不同专业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构成情况 (单位:家)

(二)河南建筑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投入,低效率。2000-2008年(据文献计算),河南建筑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45%;其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5%-6%之间,对GDP的贡献率逐渐下滑。河南省建筑业的发展是在同期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动力装备水平高于全国水平,投入资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的,这说明建筑业发展仍主要是靠高投入拉动。

2.产业结构单一,细分行业不均衡。河南省建筑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有专业特色的施工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从事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从事房屋建筑的比例达到69.2%,特级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占据河南省特级企业的84.9%。在河南省专业承包企业中,具有装饰装修资质的企业数量最多,达1225家,占39.8%。

3.产业组织不合理。2008年河南建筑业总承包、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的比例,逐步调整为3:5:2,没有形成科学的金字塔型结构。资质结构不合理,总承包企业特级和一级资质仅占14.9%;在总承包类企业中本省三级企业占58.2%,完成的产值仅占19.7%。产业集中度低,2007年全省18家特级企业年总产值为404.8亿元,产值在10亿以上的企业为36家,50亿元以上的为2家。

二、博弈模型构建和建筑业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一)博弈模型假定

1.博弈主体假定。一个地区建筑产业结构的形成是在多个经济利益主体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这些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代表利益(地区利益),企业代表私有利益。

2.博弈主体行为假定

(1)经济人假定,该文把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归为经济现实中的主体,都是经济人。

(2)自主适应性假定,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是具有自主适应特征的主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合理的反应。

(3)主体行为的一致性假定,假定所有的企业都是同质的,当它们处于相同的行为环境时,能够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并得到相同的行为结果。

(二)地方政府与承包商的博弈分析

在产业结构形成过程中,政府会采取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协调机制。在博弈的第一阶段,由政府进行选择,明确的产业政策;在博弈的第二阶段,由企业做出选择,如图1。在(鼓励,进入)策略下,政府获得200单位收益,企业获得100单位收益。在(鼓励,不进入)策略下,政府因产业政策未全面落实,获得100单位收益;企业未进入该行业,收益为0。

在(限制,进入)策略下,无比较优势企业受到私人利益驱使,仍会选择进入该行业。因产业政策局部被违背,政府获得100单位收益;企业收益为50单位。在(限制,不进入)策略下,政府由于产业政策落实而获得200单位收益;该企业配合产业政策,其收益为0。

综上所述,不管政府产业政策如何,企业都会进入该行业追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该地高利润或者低门槛的行业竞争会日益严重。

图1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

(三)承包商间博弈分析

1.资金约束条件下的博弈分析

在本模型中,各企业信息是不完全的。 A和B两企业想进入本地区甲乙两个行业,且甲行业利润较高,乙行业相对利润较低。A和B由于技术、成本不同,比较优势行业分别是甲行业和乙行业。

假定受资金条件约束,A、B只能进入某一行业,且两企业产品是无差异的,各自生产同样多的产品。图2是A、B两企业博弈过程的得益矩阵,表格内的数字分别表示A、B两个企业在不同策略组合下可能的收益。

承包商

图2受资金约束企业之间的博弈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此博弈模型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是:A以(8/13,5/13)的概率随机选择甲行业和乙行业,B以(11/13,2/13)的概率随机选择甲行业和乙行业。

A的预期收益:EA=8/13×(8×11/13+16×2/13)+5/13×(10×11/13+5×2/13)=9.23。同理,B的预期收益:EB=9.69。政府的预期收益:E政府=EA+EB=18.92。

从(8/13,5/13)和(11/13,2/13)的策略概率分布,两企业选择不同策略组合的机率分别为:R(甲,甲)=P{A选甲}×P{B选甲}=8/13×11/13=0.521;同理:R(甲,乙)=0.095;R(乙,甲)=0.325;R(乙,乙)=0.059。A、B同时进入一个行业的概率为:R =R(甲,甲)+R(乙,乙)=0.58。

由此可见,A、B同时选择一个行业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如上面模型中策略组合以(甲,甲)出现的机率为0.52,远远大于A、B其他策略组合。对于利润率较高的行业竞争就会更加激烈。

2.无资金约束条件下博弈分析

放宽资金约束,假定A、B两企业有同时进入甲行业和乙行业的资金,其他条件不变,则模型的得益矩阵如图3。

图3不受资金约束企业之间的博弈

由此看出,A、B双方都存在唯一的超优策略“甲和乙”。策略组合(甲、乙,甲、乙)是这个博弈模型的唯一纳什均衡――在这个策略组合下没有他方的配合,A、B单方面改变策略,收益不会增加。所以A和B在此策略组合下不会单方面改变策略。此时,A、B同时进入行业甲和乙,造成有实力的大型综合承包商的完全竞争。

三、河南建筑业产业内部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一)地方政府与企业利益分享机制

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企业为了私人利益一般不会理会政府政策的限制。为保证产业整体和细分行业的效率,政府可以建立市场出清制度,降低利润率较低行业的退出壁垒。比如,对于企业大量集中的利润率和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房屋建筑行业,政府可降低退出壁垒。对于采取破产清算的企业退出时给予一定补偿,鼓励其改行,引导资本流向利润率较高行业,从而提高该行业市场质量,促使正当竞争,保证行业效益。

(二)产业政策与企业“比较优势”相结合机制

通过无资金限制企业间博弈分析,企业基于私有利益的考虑,无论其是否有专业优势,都进入两个行业。政府可以通过对不同行业收取不同税收来平衡行业间效益,引导企业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既体现企业的“比较优势” 、促进该行业正当竞争,又提高各细分行业效率。在这样的机制下可以提高行业和企业的效率,增加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整体利益,从而保证产业的整体效益。

(三)合理的合作竞争机制

通过无资金约束条件企业间博弈分析,如果两企业都是综合性承包商,可以选择兼并发展成特大型综合性总承包商,或者重组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垄断性专业承包商。如果选择兼并,就由市场分配兼并企业之间的利润。对于选择重组“比较优势”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偿机制,比如在一定的期限内给予税收优惠。

根据资金约束条件下企业间博弈分析,企业同时选择利润率较高的行业的概率较大,其次才是按各自“比较优势”选择行业。如果属于规模不大的综合性承包商应鼓励其专业化,比如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税收优惠。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上一篇:以控物价\房价为中心,关注民生保障 下一篇:促进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