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光伏制造产业有条件超千亿元

时间:2022-09-15 11:02:43

我区光伏制造产业有条件超千亿元

太阳能发电越来越被更多的国家认为是人类能源供应最终的解决方案,太阳能发电也越来越成为新能源中的主流能源之一。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近五年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球光伏装机量累计达到4000万千瓦。发达国家都在抢占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制高点,其核心是光伏制造技术。我国已将新能源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光伏制造技术竞争中跃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光伏制造第一大国,2010年我国共消耗多晶硅8万多吨,其中进口4万多吨,生产光伏电池组件800万千瓦,占全球光伏电池销量近50%,其中90%以上出口海外市场,而江苏省就占了全国的50%,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基地,已有四家企业跻身全球组件产能前十大企业行列,其中尚德2010年电池组件产量15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10%的。江苏省引领了世界光伏制造业,尚德则是全球光伏制造的排头兵。

作为全球光伏制造排头兵的尚德公司和作为光伏制造与应用服务排头兵的中盛公司实施战略转移,今年正式落户鄂尔多斯。尚德规划在鄂尔多斯构建煤―电―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一体化产业链,光伏电池产能规模500万千瓦,中盛与尚德思路如出一辙,规划产能400万千瓦。两家公司900万千瓦的光伏组件产值将达到1100亿元,税收超200亿元,可安置劳动力就业10万人。整个产业链物料消耗多晶硅7万吨,工业硅8.5万吨,耗电约150亿千瓦时,折合煤炭500万吨。如果按照目前我区二、三产业比例51:40测算,将拉动三产产值860亿元。

尚德、中盛为何实施战略转移?为何落户内蒙古?为何构建产业链?主要原因是江苏的光伏制造产业已遇到瓶颈制约。

一是光伏组件龙头企业由于缺乏多晶硅上游产业链的有效保证,受到多晶硅原料供给和价格频繁剧烈波动的冲击。对于占到太阳能电池成本70%的多晶硅原料价格,从2005年开始一路飚升至2008年的最高450美元/公斤,但好景不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低曾跌至23美元/公斤,但到了2010年变数再起,价格由年初的50美元/公斤逐步攀升至目前的80美元/公斤左右,远高于国外企业30美元/公斤的平均成本价。与此同时,我国多晶硅从始至终未出现过剩,2008年以前多晶硅原料90%以上需要进口,2010年全年进口量4万多吨,占国内原料需求的一半。

二是江苏省今年已出现缺电局面,能源供应保障程度下降,且用电价格高昂。江苏省工业用电平均价格为0.65元/千瓦时,多晶硅生产成本中电力成本约占33―35%,在拉棒、切片等生产环节中的比例也较大。同时,由于核电建设周期长,并且受日本核事故影响放慢了进度;火电建设受煤炭供应、价格上涨、环境制约,发展空间有限。

三是江苏省土地、劳动力价格高,多种生产要素失去竞争优势。

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问题是其经济性与常规能源的比较,降低光伏制造成本的关键在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链成本。优化产业链成本属管理创新与整合,见效快、潜力大。内蒙古恰恰具备构建光伏制造产业链的条件。

一是我区具有发展多晶硅的能源和原材料优势。我区西部220KV大工业全口径电价约为0.45元/千瓦时,比江苏省低0.2元,按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200千瓦时/公斤测算,仅电力一项生产成本比江苏省低4万元/吨。如果多晶硅企业通过建设自备电厂,供电、供汽的综合成本优势将更加显著。

二是区内已建成和在建的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近600万吨,其副产的液氯又是生产多晶硅的重要原料,与多晶硅产业组合互为补充,有助于企业构建电厂―多晶硅―化工产业链,成本大幅下降。

三是我区发展光伏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目前,我区已建成单晶硅1560吨、多晶硅9500吨、切片460兆瓦、工业硅9.3万吨,在建的多晶硅1.22万吨、工业硅20万吨,晶硅材料相关工艺技术也趋于成熟,已掌握了四氯化硅循环利用技术,相关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四是我区具有区位、交通优势。内蒙古中西部除本身是全国太阳能高值地区,还紧临西北、华北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我区可直接面向全国的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市场。与此同时,我区铁路建设加快,距出海口近,与河北省合作的曹妃甸工业园开始启动,为光伏电池出口加工创造了条件。

对企业来说,向上游延长产业链可大幅度控制市场价格波动的挤压,降低成本,形成产业链优势。对我区来说延长产业链可实现效益倍增、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煤转电可增值2.6倍,电转工业硅可增值3倍,工业硅转多晶硅可增值25倍,多晶硅转切片、电池进而生产组件可增值22倍。

有内蒙古光伏产业链的优势,有尚德、中盛龙头企业的引领,内蒙古很快会成为我国光伏制造的集聚地,为此我们应着手统筹谋划构建、做大光伏制造产业。

第一,要制定一个光伏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按照一体化产业链的思路,集中布局电厂―工业硅―多晶硅―PVC原料项目;结合城镇化,集中布局拉晶、切片、电池组件项目,整体优化全产业链产业布局、产业组合,以及研发中心,集中构建2-3个以光伏切片、组件为主的超千亿元特色园区,形成光伏制造基地。

第二,研究解决审批等制约环节。一方面专题向国家争取,一方面整合已批未建的多晶硅项目资源,按照长产业链的构思,利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快起步、上规模。

第三,利用配置煤炭资源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组团式产业转移,引导光伏制造龙头企业与区内现有煤炭、电力、多晶硅等企业进行联合重组为一体化企业,将窝电劣势变为优势。

第四,完善配套服务。光伏制造业不仅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要采取政府、企业、院校联手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吸纳当地从业人员优先就业,并同步考虑职工居住、社保等公共服务,使企业有工可招、职工能安居乐业,为企业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壮大环境。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能源开发局局长)

上一篇: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之构建 下一篇:以控物价\房价为中心,关注民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