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必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时间:2022-07-28 06:29:27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必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印发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随后又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强力推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要求,搞好辽宁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省教研室在人社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选择了沈阳技师学院等12所技工院校的数控加工、机床切削加工、钳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和汽车维修五个专业进行试点。在改革的试点实践过程中,笔者感到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保证和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势必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内涵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人社部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国职业教育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新的职业教育形势要求技工院校要和职业培训相结合,要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培训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职业教育培训更有实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推行“模块化”“培训菜单”等教学改革方式,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强力推出的教学改革模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学和用结合更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各成体系,两者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这是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等许多弊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是按课程体系组织教学资料和安排教学;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按职业能力的培养规律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资料和安排教学。

一体化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操作实践中学习专业技术理论,在运用中掌握技能。其含义包括: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时空一体化、教师一体化。这四个“一体化”,也是“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最突出特点。

教学目标一体化,是把传统职业教育教学中相分离的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相统一,实现“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是把理论课内容与实践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时空一体化,是把传统职业教育教学中相分离的理论教学的时间和地点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地点相统一,即在同一教学场地、同一教学时间段完成多种教学任务,实现“时、空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是把传统职业教育教学中相分离的公共课(文化基础课)、技术课(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生产实习课)的教师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团队,在同一典型工作任务中由多名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一体化”。

树立一个全新的一体化教学理念,可以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促使技工院校的教育培训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可以促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可以促使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应该是:按照人社部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来设计试点方案;在自愿试点的基础上,确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试点院校;欢迎非试点院校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尝试;一体化教学改革与“模块式”、“开放式”等教学改革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大力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基础,积极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以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促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鼓励各技工院校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以上思路,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素质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深入的保障措施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配套改革,在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必将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困难和阻力,对此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作好相应的保障性

工作。

第一,必须提高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学改革的紧迫感,转变教学观念;必须提高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艰巨性的认识,作好克服困难和阻力的思想准备,增强教学改革的责任感,增强坚持不渝的决心。

第二,必须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质和内涵,应遵循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教学改革的规律,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第三,必须大力加强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使之能够承担和胜任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第四,必须加大教学投入,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需求,又能进行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第五,必须注重结合以往教学改革的实际经验,结合本校、本专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第六,必须重视一体化教学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用正确的教改理论来指导教改实践,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七,必须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在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应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教学理论课题研究,总结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经验与教训,形成相对系统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理论体系,用以进一步指导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重视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教学研究工作,研究解决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与学的现实问题,保证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与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改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在各类学校教育中都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反映。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为实现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创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要素。这五个因素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能使该模式发挥效力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提出符合本教学模式特点的具体要求;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有其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在构成教学模式结构的五个要素中,教学目标和课程要素是核心和重点要素,在一定的理论依据前提下,这一要素影响和决定着其他要素。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以一体化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而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改革必然影响和涉及教学操作程序、教学实施条件和教学评价方面的相应调整。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势必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单位:辽宁省技工培训教学研究室)

上一篇:工作页的编制及教学实施 下一篇:浅谈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几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