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商业在“蔓延”

时间:2022-07-28 05:58:12

绿色商业在“蔓延”

近来,绿色已经渗透到商业的很多角落。除了环保购物袋行动,更换节能灯具、变频空调、优化作业流程也成为商家们正在付诸实践的环保运动。

“绿色”来袭

在当代商城,再生纸已经“登堂入室”,代替原木浆纸成为商城办公用纸。其他商城人员也没有像往常搭乘电梯,而是步行从简爬楼梯。

这只是一个缩影。当代商城安装节电设备以对空调限温,及时关闭营业场所照明灯,装饰灯等用电设施,降低部分区域照明亮度,并对电梯系统进行了改造,永磁同步式电梯可以根据客流控制电梯运行。节能环保降耗的宣传正在不少商家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当人们投以注目,绿色意识已经在众多商家企业中潜移默化了。

变化不是发生在一夜之间。“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为此推波助澜,以各种形式推广节能产品,为节能企业做补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食品安全与环保节能推进部主任王文华对《经济》记者表示。

节能产品可以享受“特殊津贴”。另外,也有业内高层官员在日前对媒体透露,节能减排的环保型企业将在税收和金融方面得到相关优惠。于是,商业的绿色意识已经在企业间不胫而走,渐成气候。

从不陌生的“绿色”

商业一度“消费”生态,是什么使它们彼此共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表示,这是商家竞争过去以价格竞争为主,达到顶点后,从粗放竞争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折射。

很长一段时间里,商家表现出追逐扩张的本能,圈地的大肆“浪费”和商业设施的修饰,使商业一时热闹无两。但与这些没有违背的是,绿色也并非一定意味倒退。

当代商城们抛出绿色的“橄榄枝”,企业资源的“蛋糕”看似变小了,却有更大的经济空间。在绿色广告的字面之外,有更多深意。一些有心的商家在卖场悬挂大型标幅,标明此处是自然采光区域或者处于省电状态。总之,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无处不在的细节。商家也是大花心思。“绿色”风靡一时,是经济实力过硬、又不甘寂寞的当代商城们无心错过的风潮。

绿色商家放出长线,以期更多愿者“上钩”。绿色商业应时应景,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心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消费者不是落伍之辈。单纯的消费过程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消费者,对商品的数量、质量以及性能他们都追加要求。这时,商家的绿色改造正是识时务。

其实,商家的绿色意识有所觉醒,不是一时光景。绿色的“抬头”可以回溯到多年前,那些零星出现在街头,打着带叉烟头标识的无烟商店,上海南京路上的绿色商业一条街,以及与倒卖、污染行为泾渭分明的绿色批发市场。只是,绿色并没有绿遍江南岸。不光无烟商店的提示牌形同虚设,绿色商业也是应者寥寥。经济大潮轻易地就将这些可喜的起色淹没了,绿色的“潮汐”过处更多的是“沉默的大多数”,以及一如往日的污染。

而这几年,盲目污染、资源流失越发与商家的利益背离。绿色真正进入消费者的生活,以“应者云集”的姿态,强行进入了商家的利益“地盘”。不少商家急于知道,这次的绿色是又一次潮汐,还是大趋势的前奏?

“绿色”的门槛

环保“绿”透了半边天。但是对更多中小商业企业来说,似乎依然遥远。尤其一些零售企业还处于微利时期,投入多大的成本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许多商家反映,引进这些节能技术或设备需要投入的成本,与节约出的电水费与改造费用相比,还多出好几位数。另外,节能的效果也不能一夜之间显现,多久收回投资使商家不得不算清这笔账。

这小小数字,已经拦住众多商家的“去路”。事实上,即便是已经开展节能改造的连锁企业,目前只局限在某几家店开节能示范店,或者在老店基础上进行节能改造,没有推广到旗下所有店铺。不少人并不看好绿色的普及,也有专家抱有乐观。洪涛表示,绿色依然是商业发展的大趋势。

有调查显示,家乐福公司已经在几个城市连续开设四家示范店,并计划逐渐推及到其他的分店。王文华也告诉记者,一家商家推出环保概念,也会波及到更多商家。这些商家或是自发改造,或被动接受,进入这个“麦圈”,彼此连锁反应。她表示,只要是进行改造,节省空间是大量存在的。只是,商家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和发展情况,找到主要耗能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一“击破”。

一些卖场如翠微大厦,改造的“刀刃”被用在变“耗电”为“省电”上。家乐福等生活型超市则做到产品更为丰富,购物环境舒适,减少噪音。业态的不尽相同,使高中端商业更强调灯光,以营造环境氛围,突出消费体验。而超市等普及型商业则更多地讲究实惠。

在洪涛看来,外部环境水涨船高,绿色商业也将成为更多商家的需求点。更多时候,节能也是简单易行的。比如一些商家设立垃圾分类箱,区分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实现部分垃圾循环利用;比如节约一度电、杜绝噪音、不乱扔垃圾都可以化为日常习惯。商家可以从硬件和外观的改观,转向更多地做理念上的宣传,身体力行。

在绿色商业中,绿色需要资金和时间的沉淀。更多的时候,绿色可以通过实际的行为持续并深化。

“绿色”宜家理念

众多的绿色商家如雨后春笋,一些连锁企业表现出更强的社会责任感,王文华表示,这与连锁经营的标准化不无关系。她还表示,企业对节能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是对改造推波助澜的决定力量。

外资企业则因为与先进环保理念的接轨,而进行着实际的改造。比如以产品简约、精致、环保而标新立异的宜家家具连锁。宜家向来以环保为使命。另外,宜家的设计,已经将深入骨髓的环保意识植入了消费者的生活理念。

无论在何地,宜家的设计都可以被组装或拆卸,然后轻便携带走。这样使原料得到节省,也有效地压缩了空间。这也许就是宜家刻意营造的“新节约时代”。从设计阶段,宜家设计师就以“尽量使用最少的资源”的理念,去生产更好的产品。宜家的“DIY”其实打着环保的烙印。

可再生和可循环使用的材料成就了宜家的平民价格,也兼顾到了有效环保。在生产过程中,宜家也算是锱铢必较,生产某件产品的废料可能继续应用到另一件产品的生产;受损产品被想办法修复,以减价形式销售。在整个阶段做到滴水不漏,宜家从设计阶段到产品周期,都将产品的安全、质量和环保放入参考。

对于宜家的商业行为,洪涛表示,商业具有的社会性,使商业行为被赋予了社会化。商家可以从商业行为向消费者传递更多的理念或良知。这些对消费者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是绿色型农场等形态不能及的。

绿色的涵盖究竟有多大?宜家反对使用童工,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改进总体能源效率共同努力;并参与外部组织发起的多个森林项目,改善对森林的负责人管理。这些做法或多或少地使宜家的产品流露出人道情怀,并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宜家的消费者。

“绿色”商业的蓝海

洪涛也表示,绿色商业不只是固定场所的改造,而是触及到了生产、流通过程、绿色环境、营销和消费等环节。

仍以宜家为例,宜家供应商作出要求,在对环境负责的工作条件下进行生产。在宜家新店面的设计中,方便的公共交通网是必然考虑。尽量减少交通运输和消耗的燃料,以降低废气排放量。这些做法缓解了一定的商业压力,也有可能成为其他商家的参考。绿色是一个大概念,与绿色商业企业合作的空间有所膨胀。

当绿色商业成为被觊觎的奶酪,配套设施提供商开始有所作为,以分羹绿色商业。这些供应商“涉水”节能,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新节能产品。王文华还补充,供应商有时互为表示,以避免产品单一,实现一条链条上的多点合作。比如一家卖场里的制冷就是由两家或以上商家共同完成,达到整体节能。众商家的节能改造已经因为供应商的参与,正在越来越炙手可热。

同时,高科技的介入被追究为节能费用一路走高下的推手。过去,商业被错认为与科技绝缘。洪涛却不赞同,其实,商业需要科技。高科技也不应该被商业拒之门外,而要积极地请,应用在商业中,不断挖掘、应用并不断推陈出新。

技术的及时跟进是个时间的问题,也与企业意识有关。节能技术还没有严丝合缝地与市场同步,成为当前节能改造的一大瓶颈。节能“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当下,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技术,才可以使“绿色”真正有用武之地。

上一篇:手机新三国 下一篇:税务服务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