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整体提升生命质量与教学实效

时间:2022-07-28 05:10:07

生态课堂:整体提升生命质量与教学实效

生态课堂,是指在课堂中用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等,让学生在被吸引、被感动、被激励的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以取得生命质量教学实效整体提升。如何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呢?

一、协调课堂生态元素,营造“情意”课堂

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课堂中的生态元素,他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协调学生与教师这两个生态元素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学习生态环境,营造“情意”课堂。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答问或解题,与教师事先预设相符时,教师都是大方肯定,而一旦出现错误,影响到教学环节推进时,教师要么“草草收兵”,进行下一环节,要么充耳不闻,若无其事地按教案走。

课堂是个生态场,要协调好课堂生态元素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借助教师言语、眼神、表情、动作等交流,还要适时适度地对自己的情绪、态度等加以控制,以便形成良好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曾听过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在练习部分,教师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听节奏写乘法算式。

师:××× ××× ×××

生:用3×3表示。

师:×× ×× ××

生:用3×2或2×3表示。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做得又对又快,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谁能像我这样打节奏,让同学们用乘法算式表示呢?

(2人正确地打出了节奏,这时,一位女生举手被请了上来。)

女生:×× ×× ×× ×××

众生:哈,错了错了!全班同学边喊边看着老师。(小女生低着头,眼泪快流出来了。)

师:她打的节奏没错,还没打完呢,是吧?这位老师微笑地看着那位同学,你能把节奏完整地再打一次吗?

女生:惊奇地抬起头望着老师,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又打了一次节奏。

×× ×× ×× ×× ××

生:用5×2或2×5表示。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刚才打的节奏为我们提出了个更难的问题,大家再听听,你们能用与乘法有关的算式来表示吗?前后桌同学可以讨论一下。

生:用4×2+1表示。

生:用2×4+1表示。

生:用5×2-1表示。

师:(竖起大拇指)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这么难的题目都没难倒你们。这是××同学让我们多学到了知识,我们是不是得谢谢她。(全班掌声)那位女生的脸红了,但是她的笑容是自信的,骄傲的。

整堂课,老师把对学生的关怀、人格的尊重、学习的严格要求融入每一个爱的行为之中,在充满“情意”的课堂里,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成功”的心理需求和“被爱”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与快乐。

二、创造生态课堂氛围,打造“合作”课堂

班级是群体的集合,群体动力是最常见的生态现象,合作共生是最基本的生态表征,课堂中的“合作”理所当然地成为知识探索、情感交流的主要活动形式。因此,在生态课堂中应注重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共同构筑气氛热烈、愉悦和积极的课堂氛围。

一提起合作,有老师诉苦:“知道合作学习很重要,想多尝试,但往往事与愿违,当一个问题抛出让大家合作学习后,教室里便一片嗡嗡声,看似非常热闹,其实是爱说的使劲说,甚至不着边际地说,不说的始终三缄其口,产生不出交流的效果。”

我多次参加观摩课研讨,发现大多“合作”的环节流于形式,有的只“作”不合,有的只“合”不作,都没能体现出“合作”的真正价值,更别说让学生体会到合作成功的愉悦了。

我认为就小学阶段而言,“合作学习”的重点要放在“愿合作”与“会合作”上。我们在安排合作学习前,要精心分析教学内容,合理预设合作契机,让学生在环节实施过程中非合作不可。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圆的认识》,我事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条1米长的细绳,上课后,我宣布本节课的任务。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操场上进行分组学习,每组10人。工具是你们准备的细绳,每组借助手中的工具,分工合作,比比谁能在操场上围出一个最大的圆。各小组长做好组织。

生:(自觉地10人凑成一堆来到操场,你比比,我说说)很快地,1组、2组用每人手中的细绳,头尾相接,各围出了周长10米的圆。

(3组的10个人围成一堆轻声讨论着,瞧瞧1组的成果,瞄瞄2组的成果,摇了摇头)几分钟后,有人想到了办法,整个小组围作一堆小声嘀咕后,一位同学拉着绳子一端站在原地不动,第二位同学用手中绳子的头与第一位同学的绳子尾端捏在一起,再叫第三位同学用手中绳子的头又与第二位同学的尾端相连……这样10米长的绳子连成了。最后,10位同学一起要我帮他们拉紧绳子的末端,借助小石子绕中间的那位同学画出了个圆形的轨迹(以10米为半径画了个圆)。

(1、2组同学纷纷为第3组同学送来了掌声,最后3组同学各抒己见,把每人的绳子用打结的方法连成一条长绳,这样,就不用再请老师帮忙了。)

师:同学们,团结就是力量啊!请大家用刚才第3组的方法,重新围一个最大的圆。

(回到教室评奖时,大家毫无争议地把第一名评给第3组,我并不急着表态。)

师:在刚才学习过程中,大家充分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围出了最大的圆,第3组的想法非常棒,1、2组的建议让合作成果锦上添花,我建议把第一名评给参与合作的每一位同学。

(听到这,每位同学脸上都露出胜利的笑容。)

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任务、适时点拨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从合作中体验到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快乐。

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依据教学内容捕捉合作学习的有效契机,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愿合作”“会合作”,学生多尝合作学习的甜头后,合作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追求,而不再是困扰教师教学的形式主义了。

三、重塑生态教材理念,缔造“创意”课堂

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资源,是课堂上联系师生对话的纽带。但教材不可能切合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生态的教材观,自觉地用生态的理念重新整合教材,缔造“创意”课堂。

虽然课改日趋深入人心,但反观课堂,很多数学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仍以本为本,不敢越“教材”半步,严格按照教材上习题的编排顺序,一题接一题地讲,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无法上一个台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事先没对讲授内容进行梳理,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形成知识链。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课前要深入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通过教材重组,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单元中有一题:甲、乙两个商场出售同一种夹克。为了促销,各自采用不同的优惠方式。如果要买这件夹克,到哪家商场购买合算?甲商场:原价500元,按八折出售;乙商场:原价500元,满100元减40元。

正好配套练习中也有一道相似题目:双休日,甲商场以“打八折”的措施优惠,乙商场以“满100元送20元购物券”的形式促销。张阿姨打算花掉500元,在哪个商场购物更合算些?

于是我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先后呈现,练习中,学生把两题混淆了,都把500元当成原价算,结果发现怎么算张阿姨都没把500元全花掉。在我的点拨下,他们通过比较发现两题的思路其实是相反的。

习题整合,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易混题目进行对比,还能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分数应用题的知识体系。教材是“死”的,但我们对教材的处理是“活”的,要让教材中“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动脑筋,多出一些有创意的设计,不断提高课堂实效。

生态课堂不是遥不可及的,当我们精心设计的一个课例被演绎到极致时,它必然会在诸多方面体现出生态课堂的特质,这样的课堂无疑是逼近生态的。生态课堂的最高境界应是情意课堂、合作课堂、创意课堂的和谐统一。只要我们用心去捕捉,生态课堂就会如一阵阵轻风时常在我们眼前拂过。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上一篇:给儿童价值教育一点“形下”关怀 下一篇:要是校长好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