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实施“新学案”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7-28 02:25:15

对高中语文实施“新学案”的几点看法

高中教学实施新课改是一种必然趋势,“新学案”教学法对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学案”教学法中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必须努力去实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配备和运用。在“新学案”教学中,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它为新课改提供了许多资源和方便。如电子白板,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讨论、展示等环节提供良好的条件。这种装备在城区各学校全部安装,而其他学校只是部分安装。即使配有电子白板,但许多老师不能熟练、充分的利用,有的甚至不会用,因此电子白板成为摆设。

2.对教师缺乏正规的培训。学校领导要求教师按照“新学案”教学法去上课,即按照“课前预习、展示目标、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巩固练习”等几个环节去上课。但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如何做到这几点,都心中无数,许多教师不会具体操作和落实,只是走过程而已。县教育局组织的“新学案”培训,许多专家们只是讲理论,谈谈自己的经验、观点等,并没有对教师起到示范作用。我认为,对教师培训,不仅要从理论上指导,更重要的是给教师上一堂示范课,让他们学学专家们是如何按“新学案”教学的。

3.教师的观念没有完全改变。许多教师对“新学案”教学法感到很迷茫,认为自己的传统教学法很不错,因此,对待它很消极。“新学案”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展开讨论,由于学生基础差,一节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容量小,对许多问题不能当堂解决,教学进度赶不上。因此,上课时,始终丢不掉“满堂灌”的习惯。

4.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学案”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学案”教学中,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参与到讨论中去,对问题进行实质性的解决。否则,每让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时,发言的同学始终是那几位,而有一部分同学不能积极发言,说明他们没有参与讨论或对问题没有实质性的解决。

5.对学生答题技巧的训练和落实不够。许多教师在上课时,只重视了“新学案”教学法的几个环节,却对答题技巧的训练和落实忽视了。对有些问题,即使学生理解,但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在试卷上。许多同学看似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实际上只是抄写了参考答案,并没有深入地去思考,没有达到做题的目的。审题不认真,答题没有掌握方法和技巧,表达的意思不够清楚,有的甚至答非所问。

二、改进的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除了加大教育资源的投资,严格培训教师等客观条件外,主观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新学案”教学法,即“改”、“细”、“实”、“精”。

1.改。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做到主客体的角色转变,在课堂上要正确对待传统教学和“新学案”教学的转换,做到稳中求进,有放有收。在备课时,合理设计问题,既要体现学生主体的作用,又要做到量的适中。一堂课,确实要保证质与量的效果。

2.细。在教学中,始终要“细”,抓住重点,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不论是在备课、上课方面,还是在做题训练、作文修改方面,都要抓住“细”字。尤其是在作文修改上,应详细指出学生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并引导学生如何去写。

3.实。上课时,不能只重视“新学案”的几个环节,走走过程,表演给大家看,而要根据实际,教师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不要让课堂成为一盘散沙。要对学生做的题进行落实,看他是否真的理解,对学生积累的名句检查是否会写。

4.精。高中语文选修部分的内容较多,容量大,教师要认真筛选,不要没有重点的全面展开。而要有针对性的筛选所学内容,选取对学生有教育性、提升性和适用性的内容,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强度的培养作用,以便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上一篇:隐藏的左手 下一篇:数据统计图表信息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