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科学教育的理性分析

时间:2022-07-27 02:53:40

社会化科学教育的理性分析

摘 要 社会化科学教育是针对传统的学校科学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它能及时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面向全社会所有个体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有利于学生科学学习的参与体验以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与素养的形成,为我国当前科学教育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化科学教育 概念 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22

Rational Analysis of Socialized Science Education

TONG An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Shiyan, Hubei 442000)

Abstract Socialized science education is an advanced concept as opposed to tradi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which could timely shar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and resources in the whole society, promote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help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cienc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format the scientific method,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Key words socialized science education; concep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面对当前科技飞速发展引发的全球对科技人才和对人才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这一局势,加强和改进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科学教育片面理解为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教育,却“忽视了科学思想(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这三个更高层次的教育内容,而且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十分严重。”①虽然近些年此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时值我国科学教育改革与创新之际,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化科学教育”这一概念,以期为当前科学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1 社会化科学教育概念的界定

“科学教育”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教育活动。脑科学的不断进步加深和拓宽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人们不断更新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二是与“人文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事实上也是基于人文与科学的划分。②

社会化科学教育这一概念中所探讨的科学教育,是指以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教育内容的教育。③其目标是使大众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并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知道如何让自然得到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学会正确地、积极地对待科学技术并适应当下社会。社会化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探索未知、发现真理、掌握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化科学教育是全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大相径庭,它打破了原有的空间、时间和对象的局限,把教室搬到实际的社会环境,把逻辑严密的材改变为社会环境中提供的具体、实在的物体与相应的资料,把学校设置的远离生活实际的课程转变为非教育性质的社会机构或个人因地制宜,结合教育的理论知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主题教育课程。社会化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社会公民,而学校的科学教育只能满足在校学生的需要。因此社会化科学教育相对传统教育而言,不仅仅是教育场所的转变,更主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把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其中,让有受教育需求的人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同时社会开始承担教育责任并且实现着与教育的链接,在节约教育成本和拓宽教育渠道及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化科学教育与科普教育也大为不同。科普一般由国家支持,由专门的科普机构发起,专门的科普工作者与社会参与者在科普活动基地或各社区实施,主要借助宣传材料与工具(展板、宣传栏等)开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为灌输,目的性与计划性不强。而社会化科学教育由非教育性的社会组织机构或个人自主发起并提供经费资助,联合教育研究人员共同设置科学教育课程,按照有系统、有计划的课程体系开展的教育活动。它有很强的目的性,并有相应的学习反馈,更注重启发教育。社会化科学教育紧跟教育发展趋势,正在实现着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实现着教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因此社会化科学教育具有全民性、开放性、课程性、非营利性科学、教育过程的实证性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性等特点。

2 部分国外社会化科学教育开展的案例

国外在社会化科学教育方面经验丰富、成效显著,可供我国借鉴。美国能源部是开展社会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通过分散在各地的国家实验室进行日常科学教育。比如利昂・莱德曼科学教育中心是由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在1992年建立的,内设有多个交互型展览、技术教室、实验室和教师资源中心,制订了包括科普在内的共计25项科学教育计划,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每年吸引约3万名师生前来参加活动。除此之外,能源部每年还组织“华盛顿之路”科学杯比赛这样的年度性重大科学教育活动,并根据情况不定时地开展其他较有影响的活动。比如1998年6月“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进行宇宙反物质探测,华盛顿市的高中生在能源部的组织下通过卫星与机上宇航员对话讨论关于宇宙反物质探测的科学问题,并与能源部、麻省理工学院和NASA的专家一起探讨反物质和物理问题。

在法国,青少年能在巴黎发现宫(Palais de la Decouverte, Paris)和曼海姆青少年活动中心(Stadt Mannheim)获得先进的科学教育。在巴黎发现宫,青少年可以结合所学课程作实验或独立的研究,还可与辅导员讨论遇到的问题。此外,发现宫还经常邀请著名科学家作报告会,讲解全球科学的新发明、新发现,每周专场给学生放映各种科技影片并就影片中的科技话题进行专题讨论。曼海姆青少年活动中心则是立足于社区的科学教育组织,很多活动都不预设主题,青少年依照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自主地去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感性实践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升科学实践能力。该中心还提供给大众更多的实践机会,吸纳附近的居民和以前参与中心活动的青少年做志愿者,协助中心顺利开展活动。

3 社会化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从上述的分析和介绍不难看出,社会化科学教育与传统科学教育相比有着显著优势。

(1)社会化科学教育能有系统地面向所有人,实现资源共享。④英国教育家弗雷泽基于“科学为大众”的观点指出应在全社会普及科学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知识水平,以适应未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化。斯宾塞注重科学的课程论,强调科学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持续到青年期甚至未来更长的时间。社会化科学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社会公民,从而打破学校科学教育的局限,让有学习需求的社会公民也能接受相应的教育。同时有计划的课程设置又避免了科普教育知识过于零散,教育缺乏计划与目的性和相应的学习反馈的缺陷。

(2)社会化科学教育有利于学生科学学习的参与体验以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与素养的形成。⑤贝尔论认为科学教育“先天不足”, 无法使学生“充分了解现有科学知识的全貌”。这一缺陷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长期以来科学教育都没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和。他提倡通过科学与社会的交融“来引发兴趣和激发学生思考”。同时斯宾塞强调科学教育的参与体验性,认为科学教育它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内和教育内的东西,而应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事物,包括田野、树丛、山边、海洋等事物。社会化科学教育改变科学教育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缺陷,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自我实践,注重参与体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3)社会化科学教育能及时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弗雷泽认为,学校教育内容和社会科技的发展脱节主要是由于技术的变化总是远快于教育的反应,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节奏,适应社会的剧变。社会化科学教育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学习环境,并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及时吸收新的科学成果,实现科学课程的现代化,让每一个个体及时分享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4)社会化科学教育能促进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社会化科学教育是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与整合,让资源利用的收益达到最大化。一方面能激发各社会机构、团体的主动性和增强各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机构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另一方面由于是社会机构或个人发起,提供经费支持,也分担了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负担,解决了以往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或缺失导致的科学教育效果欠佳的尴尬境遇。

社会化科学教育在我国已经初具开展实施的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化科学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就在所难免,给其进一步的发展带来阻力,因而社会化科学教育这一理念的实施与发展,仍需要结合现状不断地作出调整与努力。

注释

① 施若谷.必须全面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3):25-28.

② 施若谷.关于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4(12):34-37.

③ 许永丽.社会化科学教育活动特征的案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④ 汪青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6.

⑤ 何旭明.方法视角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7(3):8-11.

上一篇: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 下一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