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菱学诗》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2-07-27 11:42:21

从《香菱学诗》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红楼梦》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经典著作,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问题也不例外。其中,《香菱学诗》堪称《红楼梦》一书中完美诠释曹雪芹教育思想的精彩篇章。林黛玉高超的教育艺术值得每个语文老师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香菱学诗》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现代社会,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生存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伟大人格。特别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中学生应当广泛阅读。

《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说:“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多读读这本书。”福建省历年高考文学名著书目中都有曹雪芹的《红楼梦》。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主要写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学诗写诗的全过程。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既是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结果,更是林黛玉精心指导、不断激励的结晶。林黛玉高超的教育艺术值得每个语文老师思考和借鉴。

《红楼梦》常常因内容博大精深、人物关系复杂、语言艰涩难懂而被绝大多数中学生拒之于千里之外,细思不难发现:大多数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不懂阅读方法、基本没有交流平台等是他们阅读兴趣普遍低下的真正原因。因此,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多读名著,还要通过课堂上对名著文本的解读、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全面提高文学素养。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红楼梦》中香菱未住进大观园前,就对诗歌产生了兴趣,苦于没有机会,只能偷偷找本旧诗集,抽空看两首。住进大观园后,她主动向宝钗求教作诗,遭到拒绝后,转求拜黛玉为师,黛玉欣然收下她这个徒弟,说明香菱对读诗、写诗是源自内心的真正喜欢。得到黛玉高师的指点后,且看她“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各自散后……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从以上句子可以推知香菱学习作诗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可是她却乐此不疲、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最终成为一个诗人。香菱学诗成功的案例说明源自内心的热爱才是到达成功彼岸的唯一动力。

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位伟人都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人们的自信心,鼓舞人们朝着目标方向奋勇前行。因此,如果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能点燃学生的阅读兴奋点,让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积极接收有用信息,达到最佳阅读效果,这样教学、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激发阅读兴趣是中学语文阅读教与学的双赢策略。

二、课外读物的推荐

《香菱学诗》中香菱介绍自己只喜欢陆游的诗句。黛玉纠正:“千万不能喜欢上这么浅近的作品,一旦陷进去,就再也走不出来了。”接着向香菱推荐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律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推荐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从黛玉推荐的结果来看,不仅要读一二流名家的作品,还要读名家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纵观《红楼梦》全书,黛玉平日里喜欢看的的确是像《西厢记》那样的名家名作。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中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青春躁动时期,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推荐经典作品,尤其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对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完善自身人格,培养语感都很重要。除教育部颁布的两个新教学大纲中,指定中学生(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必读的30种名著外,我们应该向学生推荐以下书目――史书:《史记》、《战国策》、《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小说:《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简・爱》、《茶花女》、《少年维特的烦恼》、《汤姆叔叔的小屋》……科普读物:《昆虫记》、《从一到无穷大》、《生命的多样性》……期纸杂志:《百科知识》、《青年文摘》、《幽默大师》、《意林》等。

三、阅读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方法运用。值得注意的有下面三种:

1.朗读。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书声琅琅、充满悦耳动听的乐章是语文课堂独有的风景。曾几何时,再难见学生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解,接二连三的提问或讨论,课堂气氛可想而知,语文课堂没有读书声,绝对背离语文教学规律。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深居闺中的黛玉比我们重视朗读的作用,她要求香菱:“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语文要多读,大声朗读,读得字正腔圆,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不能错一字,不能倒一字;语文要多读,大声朗读,才能集中思想,整体感知;读出意境,读出情趣;读懂作者,读懂人生。

2.感悟。感悟是主动读书、创造性读书的具体表现,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后的独特见解,而不是让学生学习老师的“理解”和“感悟”。香菱在读了《王摩诘全集》后,感悟到生活的奇趣和人生的真谛,她这样谈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语文阅读教学不在于给学生多少现成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品,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

上一篇: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十点认识 下一篇: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