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更应该注意自主学习

时间:2022-07-27 08:33:32

导学互动更应该注意自主学习

如何既合作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 注重课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眼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在预习中要求学生自主画出重点词句,找出不解这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质疑研究,这就促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营造了新的学习氛围。为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使导学互动的课堂更为流畅。

二、注重导纲设计,创设自主情境

在阅读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心中有数。导纲的确立,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如学习《索溪峪的野》一课,在板书课题后提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到想知道索溪峪野在什么地方。我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同学,并出示导纲,让学生找找从那几个方面写了索溪峪的野,并找出写的好的句子写体会。学生兴趣盎然,自己提出了许多学法。

三、注重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采用(1)“揭题质疑法”引出课题后,让学生看题提出问题,然后自主学习,讨论解决。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引出课题后,我让学生看质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田忌为什么要赛马(即故事的起因);田忌是怎样赛马的(即故事的经过),如何(即文章的写作意图)。这三个问题便是本课的导学提纲,学生自主质疑后急于想得到答案,我随即让他们自主阅读。(2) “中心切入法”即根据中心句质疑,造成欲答不能,急于找到答案的心理态势。如在学习《养花》一课时,学生根据预习很快便知道课文中主要讲了养花的乐趣。养花有哪些乐趣?学生找到了中心句,读的有滋有味。(3)“课后反思法’,反思还有何疑问。我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四、 注重自读自悟,自主获取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在引导朗读《丰碑》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文中令你感动的段落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小组的同学选择了别的小组都是没有选到的一段。大家都觉得该段课文并不能打动人。但通过小组同学阐述的理由经及他们阴阳顿挫声请并茂的朗读,其他同学都深深地感动了。给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学会了学习。

上一篇: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探索 下一篇:小学数学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