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初探

时间:2022-07-27 07:44:43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初探

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有助于这种学习形式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全班集体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提供探究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探究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问题的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真正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一个宽松、愉快地教学氛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讲故事、设悬念、激兴趣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要探究的问题及提供探究的材料。这些问题和材料,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应能激发学生迫切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要和学生处在平等地位,向学生充分提供探究机会,留有充足的探究空间,要不断激励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2独立探究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学习新内容时,要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探究、独立求知的良好习惯。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寻找探究问题的方法。凡是学生能自学课本解决的问题就给学生留有独立探究的时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应对自己理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对尚未理解的问题逐项列出等待与他人合作时解决。如在“学习长方体特征”时,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究出长方体的特征分类整理。长此以往,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想开阔,使其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3.1优化组合,建立一个合理的互动互助小组。小组分配原则是可操作性,凝聚力大。可以四人一组,其中优等生一名,中等生两名,后进生一名。小组成立后,允许学生自由调整,选出组长。小组成立后要定期对组长进行培养,使组长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小组长是合作的核心人物,相当于老师的助手,应定期轮换,以防小组内“小权威”一言堂,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3.2合作探究,体验成功。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直接影响到交流的效果。在组织每一次合作探究时,教师应根据合作探究的问题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合作探究时间。教师要以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发现问题,随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善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愿意与同伴交流。要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发言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具有知难而进、勇攀高峰的精神。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如在教学“商不变得性质”时,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内提出了许多问题:①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②商为什么会不变?③商不变的条件是什么?④商不变有什么用途?小组长纪录下组员提出的问题,小组内展开激烈的争论。当交流到商不变所需要的条件时,有的学生提出了对被除数、除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商是不是变化?其他同学立即举例验证,否定了该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同学们经过大量举例验证,确定了商不变所需要的条件,对商不变的性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全班集体探究

全班集体探究是建立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信息,为学生提供了组与组之间的合作、竞争、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评价,能促使全班学生互相帮助,自由争论,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使学生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合理取舍、提炼、加工。

教师随机或有意指定一个小组发言,由小组成员优先补充,其他小组对上述汇报做出评价,并提出自己小组的补充意见和不同见解。此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站起来发言,同时提出自己小组在小组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同学自由质疑共同探究解答。通过全班的交流与探究,学生能获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思维更广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有的小组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有的小组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把梯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经过全班合作、探究、交流,使每个学生最终都能获取四种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弥补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交流的不足,使学生能够理解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思维活动,主动积极的认识过程,而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氛围,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活动的主体。

收稿日期:2007-04-22

上一篇:如何创设教学互动中的民主氛围 下一篇: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结构及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