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数学课堂趣味横生

时间:2022-07-27 06:28:04

如何使数学课堂趣味横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333—01

小学数学完全可以做到趣味化,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新课展开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特别是在导入新知识、进行新课时,教师可设计一两个问题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并且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出:教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运用连加的方法比较麻烦,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更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老师又提出: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二、充分利用学具,重视直观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印象深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学具,便于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便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降低思维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带扣的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问:“在拼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四个角是什么角?由于是学生自己操作,上边的问题不难回答。接着,又让学生拿出小棒,拼成一个三角形,同时让学生拉长方形、三角形,问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长方形变形,三角形不变形。

然后再提问:长方形变形后,观察一下它的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提这个问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有了感性认识,讨论后也能说出正确答案。生:长方形四条边的总的长度没变,里边的空间变了。课下讨论:三角形不变形的作用常用在什么地方?

三、合作学习,主动探索

要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学方向必须大众化。

例如探究正方形的特征。师:同学们,你知道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吗?学生讨论探究,并说出研究结果。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方法证明的?(指名操作验证,并用课件演示)得出: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采用了先探索尝试后验证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里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验证,从而获得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也帮助学生获得了科学验证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四、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发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用亲切的语言、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能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营造出一个没有压力、没有权威的课堂氛围,学生轻松愉快地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取了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它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发现和感悟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2.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卡纸露出部分是什么图形:教师将图形从信封中慢慢地拉出,让生观察。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非同一般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提问:你说正方形的对边相等吗?3.动手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小结并出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让学生发现和感悟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通过观察信封中图形的变化以及用长方形纸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理解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并帮助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正确区分图形,避免了思维产生混淆,发展了学生思维。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积极互动的、充盈生命活力的课堂。

上一篇:浅析高中语文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 下一篇:浅析高职学生对垃圾邮件的认识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