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

时间:2022-07-26 11:36:40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

一、文学与旅游结合的生产过程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艺术活动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与现实的反映,文学通过文学形象来反映作者心中的世界观或社会历史。“文学是人类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过去,我们常常停留在这一认识水平上。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式,正是用来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从更为本质的方面来看,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类把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并使之成为人类内在的和本质的需要。人类的生存正是以满足这种更内在、更本质的需要而展开的。”文学作品除了是社会历史生活的曲折记录与展示,更多的文学形象被凝聚为一种人文符号。在这个追求创新与彰显个性的时代,各地各部门为了找寻自我,就要标榜特色。可是这些特色的灵感从何而来?答案是从充满真实社会的折射与丰富想象力的文学等艺术作品中而来。当代世界乃至中国追求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要求,旅游业的繁荣应势而生,旅游业的开发成为各地区最便利,最高回报的社会生产。在开发过程中,以什么为主题,如何开发出具有深度与历史厚重感的景点,成为旅游业制胜的关键点。文学资源与旅游资源结合的本质是商品化大生产,各艺术样式相互循环生产,打造文化符号。它主要有三种结合方式:

第一,旅游从文学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如将文学人物形象、文学景物形象、文学事物形象、文学作家与文学现象等进行符号化地改造,将一些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文学符号打造为旅游资源的卖点。当旅游资源有一定知名度后,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学名家才被大众更广泛地、更深入地接受。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学与旅游互为传播媒介,相互提高知名度。

第二,有了一定知名度后,文学或旅游资源就更容易受当代文化生产家们青睐,他们大规模地宣传与再生产。从这个层面上看,文学与旅游互相带来潜在的经济利润。

第三,当某处旅游景观得到一些文学家的肯定或推销时,大众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在认知着某旅游地;“当一部知名文学作品可以结合地域文化经济进行旅游角度地开发时,其实这是政府与商人对文学进行再解读的重构。”它产生的涵义不再是文学加旅游的结果,而是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将文化符号的意义强化了,从这层意义上讲,文学与旅游是互为广告的文化符号生成过程。当代旅游业将文学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特性与旅游对人类精神需求的指引性结合。将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文学形象、知名作家、文学故事等文学形象与当地的地理、经济等结合,浓缩出可以标榜当地特色的文化形象,从而对各地旅游景点进行打造。当某一旅游点一旦有了一定数量的游客后,或者说一定程度与广度的消费群时,这些承载文化意义的文学符号面向世界、流传后世,就有了更好的生产前景与消费市场。

二、文学与旅游结合的利弊

为收益将文学与旅游结合而打造的景点,本文将其称为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充分体现了当地经济开发过程中,人们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后工业化时代,物质生产之后的精神生产在中国的盛行。这是对资本生产论的最好诠释,代表当代社会人们追求精神生活,而导致精神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即精神生活的物化。这个从生产到消费再到接受的过程,可能是成功的。如张艺谋为杭州打造的“梦幻西湖”等旅游景点为大众消费群带来巨大的声色形景等精神享受的同时,对当地经济利益的提升作用更是毋庸置疑。当然也有可能由于找不准自身特色,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生产出来的文化旅游新产品利用率低,收益不好等后果。但总的说来文化旅游业为当地经济与生活环境的改变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提高了当地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当地的社会环境。而且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精神相吻合,为和谐社会的和谐环境、和谐经济与生产关系提供了一种保障。最后,文化旅游业作为中国找寻自我的寻“根”产品,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表达与彰显了自我,为中华文化的回归、传承与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文化旅游业又处于商业化大生产的操作过程中,其为当地乃至中国带来经济与人文利益的同时,也有很多弊端。文化生产的实质往往需要各种艺术样式参与,而文学与旅游联姻只不过是其中两种文化生产的原料,当然还有文学、影视、旅游、绘画、音乐等艺术二合一或多合一的新产品。当生产、消费等大生产的环节,一旦融于旅游业时,生产这个环节在文化领域内完成了一次循环后,这种文化产品就成功了。各行政区域为了经济的攀升,不停地生产代表城市(地方)文化的“形象”。可是这些形象,如旅游小姐,各地的土特产,各地的城市文化名人形象等符号,本身只不过是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事物等存在的个体。它并没有什么文化的意义,并不能代表(或不能完全代表)当地丰富的文化内蕴,是追求利润的商人们通过文化生产赋予(或强加给)这些形象的。只不过像“广告”等这些宣传载体,将“美丽的谎言说了一千遍”,无自主精神辨别能力的观众对这些陌生领域接受了,成为这些伪文化的消费者,也就形成了一种社会大众的无意识,又叫潮流,文化就被符号化了。所以,这个“文化”泛滥的社会,很多所谓的文化,其实是很多商人(投资者)生产出来的,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一种炒作,经过复杂的加工生产后,对大众会产生一种消费导向。可叹的是,作为消费这些文化产品的大众,在潮流的驱逐下,不得不接受这样一种文化再生产或新生产的导向,否则他(她)会成为一个被时代抛弃而过时的人。

三、文化生产的实质及社会原因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学资源与旅游资源相互循环生产,打造文化符号的过程。”文学与旅游互动下文化生产的深层原因:文化生产、广告推销、消费接受这样一种物质的经济生产模式被带到了人们的精神层面。第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容量大,并且更新速度快,各种时兴的潮流日新月异,社会需要各种具有创造力的新生事物来改变人们精神于物质飞速运转的滞后境况,以填补人们精神的空虚或浮华,所以各种精神文化消费的新产业应运而生。第二,文化也是要成本的,文化也是要生产的,文化也需要推广的,文化也需要消费的。但是文化的生产更复杂,往往需要各种艺术样式的参与,而文学与旅游联姻只不过是其中两种文化生产的原料,当然还有文学、影视、旅游、绘画、音乐等艺术二合一或多合一的新产品。第三,随着传播媒介的信息高速化,在“草根文化”平民化时代,人们对生活用品的物质消费差别细微,这就造成外在形式上的阶层差别不再明显,但是有一定社会经济身份的阶层为了彰显人生品味,希望在文化消费上区别于他者,这也从另一面促进了次生文化消费群生成。虽然这些文化产品的生产价值会低于或较低于它的市场价格,但人们往往没有关注到文化产品所象征的社会身份的符号价值在这个时代的存在,这也是当代文化产品消费价格高出日常生产生活资料很多倍的原因。解决文化泛滥化的办法就是拒绝文化作为商品生产,将文化产生的途径还回到社会与历史的沉淀中。首先,从根本上清除人们思想里根深蒂固的阶层差别意识,降低社会大众快餐消费的盲目性,使这个社会的文化价值与导向更合情合理,而非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所谓“高大上”的虚浮产品,使人们的价值观与社会物质的高速猛增相吻合,这个过程很漫长。其次建议区域经济开发的行政机构不以经济利益作为旅游等文化开发的唯一目的,严禁文化产品的暴利现象,更严禁恶官与奸商相勾结的文化暴利化倾向,加强权力监督的力度。最后文化可再生,但不是次生或伪生。文化有引导大众意识的社会责任,传媒业不能以取得经济利益为目的,不顾社会责任,只一味媚俗,推销低俗或“伪”文化。社会大众也应有清晰的价值观,对于当代这个浮光掠影的社会,要有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识力,练就一双慧眼,做一个有清晰认识与基本底线的自我。

作者:王春艳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环境与建筑工程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网络文化论文 下一篇:传统与当代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