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对中职学生人格的构建研究

时间:2022-07-26 06:31:03

文学阅读对中职学生人格的构建研究

【摘要】中职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担为社会提供知识与技能型综合人才的重要使命。中职阶段学生人格的构建十分重要,特别是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现实压力,更需要和谐的人格发展来支撑。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重要的人格教育素材,也是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中职阶段 文学阅读 人格构建

人格教育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对行为和特质进行反映的一个人的真实品格。进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转型期,对和谐人格的关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研究课题。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自我的认知与自我价值的追求是发挥中职学生自身潜能的有效载体。文学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文学典籍的学习基础上,从文学视角来探讨学生人格构建,借助于文学作品所蕴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知识,来指导学生从自身的文学修养、文化品位、及精神人格的塑造上获得有益的补充。

一、文学阅读教学在学生人格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人格的养成不是自发的,而是在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步构建起来的。中职阶段是培养人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自我适应能力成长的重要时期。抓住阅读教学在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作用,从文学修养的积淀中来改善学生的情感、性格、气质及心理品质,进而通过文学阅读教学来内化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出于不同的理由,一直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是景观历史和实践的洗礼和筛选并超越时空的局限,其语言、思想、内容及所蕴藏的文化被一代代的传承。如国学经典《论语》、《诗经》、《孟子》、《老子》、《史记》等,以其博大的历史性和民族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同时,在文学阅读教学中,结合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从读者自身的阅读实践中来体现作家的情感与思想,养成坚守、上进的伟大文化心理,帮助人从文化的阅读中传承文化并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二、文学阅读教学在构建学生人格中的有效路径

优秀的作品是一面旗帜,更从文质兼美中启动智慧,净化心灵,增进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欣赏能力。因此,在中职阶段开展阅读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一)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与延伸

文学作品离不开具体的文学教材,在中职阶段教材资源挖掘与整合上,要从学生情感的启发上加以开发,激发学会对文学世界的向往,特别是现在学生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很多生活作风等负面影响对学生心灵的带来冲击,朝勤夕怠,浅尝辄止,贪图享受、自私难以相处等品行更加突出。为此,在自有教材上加大对学生人格构建的梳理,如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中诚挚的劝勉,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不易与紧迫性;还可以从《劝学》中来探讨学生对阅读的认知,增进自身对阅读的兴趣。联系实际来挖掘资源,增进学生情感与人格教育的成长。

(二)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历史来建构学生的人格

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生平及生活经历关系紧密,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进一步挖掘作者在写作中的社会生活及人生追求,找寻文学作品的最初意义,启发和激励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人格力量。王国维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对于文学作品与作者人格的认识,优秀的作品能够从鲜明的人格上熏染读者,进而产生永恒的心理震撼。作品与人品是对立的,也是文学阅读教学需要强化的关键,如司马迁的百折不挠,张衡对科学的追求与热爱,范仲淹的高尚情操与气节等等,都是激励和教育学生人格的典型素材和鲜明的人物特质。

(三)不断拓展文学作品内容所反映的人格构建

人格教育离不开具体的文学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书库中,屈原的《国殇》,司马迁的《鸿门宴》,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的《将进酒》等等作品,都是构建和谐人格的精神资源。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也需要教师能够从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中进行挖掘和传递。重点分析文学作品,引领学生从中感悟生命,从人物角色的分析中来认识美与丑、真与善,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名言古训是文学阅读中的重要内容,其精辟的论述,深刻的道理,对于改善学生身上的坏脾气,增进学生的自制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文学阅读中,强化自信与自强,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宽广胸怀来塑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伟大豪情,进而从文学阅读中养成美德和修养。

(四)注重课内情感教学创新,为人格构建营造环境

课内阅读是基于教师讲解与课堂阅读为一体的知识学习,而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激发,规避学生的惰性与依赖性,则需要从课堂阅读环境的营造中来构建。文学作品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在阅读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探讨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特别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教学情境的构设上,从文学性的语言描述与生动的情感体验中,启发学生从中领会精彩的片段,人物的命运,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特定历史风貌。强化诵读体验,注重对文学语言美的欣赏,文学阅读需要重视诵读体验,并从体验中来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与意境。事实证明,在诵读教学中,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抓住情感,讲究文学的交流与归纳,发展与升华,增强对生活、对自然、对家庭、对社会的热爱,并从中来内化为自身的人格特质。诵读体验是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也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从吟诵中走进文本世界,从阅读中产生与作者的心灵共鸣。

三、结语

在文化多元化急剧演变的现代社会背景下,语文教育如何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内化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修养和人格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担当的责任。基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文学经典阅读对于学生和谐人格建构所具有的重要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咏红.经典阅读与人格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许朝娜.中职语文文学经典作品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3]胡辉洲.学习文化的构建与文学经典阅读[J].文学教育(下),2010,(01).

上一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现状及策略 下一篇:学新加坡,先从减少表格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