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7-26 01:43:23

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定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74-01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已全面开始实施,与以前使用的教材相比,难度加深,要求提高,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外研版初中英语每个模块均有“模块任务”(Module task),要求学生用听、说、读、写技能完成任务。要求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教与学,整体上一气呵成,但每个部分也承担着各自的训练重点。教师备课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重组这些模块,以完成每个模块既定的目标,将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切实落实到位。因此,合理布置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处于新教材使用的起步阶段,许多教师还处于新老教材使用的过渡时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和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不够,往往不能准确定位,使教与学的活动浮于表面,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能力提高落实到位。特别是在作业布置中,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非常普遍。观察同行们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自身的教学,我认为目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标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和尊重个体差异。”然而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一刀切。长此下去,学生对完成作业就提不起兴趣,失去了布置作业的意义。

2、把“读过”等同于“做过”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个模块均有“模块任务”(Module task),具体的要求和步骤一般都出现在Unit 3中,往往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只是简单地把它们读过一遍就算做过了,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

3、知识巩固多,实践应用少

许多教师布置作业时,还是着眼于巩固知识的机械训练,这种作业抑制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多数学生对作业存有“任务”观点,部分学生的“等、靠”观念很强,每个班总有或多或少的学生完成不了课外作业。

4、布置笔头作业多,口头作业和听力作业少

二、应对策略

怎样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所能听到的答案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多练”。“多练”似乎成了提高成绩的法宝。笔者本身也同意此观点,但是笔者更相信唯有愿练、乐练才能达到多练、有效练。所以在进行作业布置时,我们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中的几个问题,还是要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采用怎样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促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在作业布置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一些应对策略:

1、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性

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分析教材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结合学生水平能力的不同,基础知识的差别,然后设计出有难、中、易层次性的作业。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

2、讲究作业的趣味性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布置趣味性强的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就高。例如,在七年级教学26个字母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字母化妆竞赛。学生一看到这个作业题就闹哄哄地讨论开了,显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就高。事后证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也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这说明学生是真正地去思考了,展现了个性。所以,课后我把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贴在展示栏中,满足他们作业成功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3、注重作业的实践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英语,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英语教育资源。因此,我把课外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课外作业。

(1)收集调查类。如学习了九年级(上)Module10 Fitness 后,让学生做一个调查表,调查身边的人或动物的一些饮食或体育爱好。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内容也丰富。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不仅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而且他们搜集、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动手操作类。初中生喜欢写写画画,表现欲很强。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一些节日里布置他们3至4人一组编英语报,或是根据模块任务,让学生们根据主题设计版面,编排内容。他们分别从网上、从课外书上查找资料,尽量让自己的手抄报美观而充实。这样在编报的过程中,既丰富了课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4、加强作业的创造性和渗透开放性

新课标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争做学习的主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在设计作业时,多为他们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自主、自觉地探究学习,并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学习激情。不搞“填平补齐”,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如在学完有关人物介绍的文章后,可不规定描写哪个景物,或者人物,只要求学生们在一周内交上一篇描述性的文章,用上尽可能多的短语和表达法,不能出现用单词排列出的句子。学生们自然会找自己最熟悉的事物,用自己最拿手的表达法,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型。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课后作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只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空间,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定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上一篇:小组合作中绽放灵动的智慧之花 下一篇:浅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