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暑热症

时间:2022-07-26 12:31:49

中医治疗小儿暑热症

夏季来临,气温一天一天往上窜,1岁半的小依依这一个多月来却让妈妈心焦不已,本来平时活泼可爱的宝宝,白天气温升高小依依体温就升高,喝水比大人还多却出汗少、尿多,到医院住院2周并做了全面检查也没有找到发热的罪魁祸首,在医院空调房里发热减轻,一出来又发热,孩子精神也慢慢变差。后来经人介绍到中医儿童专科找专家看才知道小依依是得了小儿暑热症。

什么是小儿暑热症?

小儿暑热症,中医又称为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多见于南方,主要表现为入夏后长期发热,体温38℃~39℃甚至更高,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等特点,病初孩子精神尚可,病久会消瘦精神变差。发病时间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而且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为什么小儿暑热症唯独“青睐”儿童呢?

目前该病发病原因不是十分清楚,多认为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尤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较差,不能很好地调节机体散热和产热的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慢,难以适应夏季的酷暑环境所致。

区分“暑热”与“发热”

小儿暑热症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并且其发热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天气越热,体温越高。暑热的热势较缓,是逐渐发病的,发热期可以持续1~3个月,等到秋天天气凉爽的时候体温会逐渐下降,或在空调房时有改善。

宝宝身上一般不会起疱疹、皮疹等,精神等一般情况都还好,多饮多尿出汗少,不会有明显的疾病面容,到医院查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大多都是正常的,部分出现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增高。

居家应对暑热症

家庭护理

由于暑热症并不是病菌、病毒所致,故家长不要给宝宝服用抗生素,关注体温变化,家里常备退烧药,以备不时之需,并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温水洗浴(40℃左右,10~15分钟/次,一日2~3次,洗澡后,及时穿衣保暖,以免受凉)。

在炎暑季节,不要带宝宝到烈日下玩耍,也不要在高温下去公共场所活动;并注意改善宝宝的居住环境,使之保持在26℃~28℃左右。平时注意营养,饮食宜清淡,多补充水分,可用西瓜汁、绿豆汤等代茶饮。在宝宝发热的时候,要为宝宝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热量高又易于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鸡蛋羹、蔬菜瘦肉粥等。

食疗

蚕茧5g,红枣5枚,乌梅3枚,每日煎汤当茶饮。

百合绿豆汤:鲜百合50g,绿豆30g,冰糖适量;具清热解暑、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心烦不寐、口渴发热的宝宝。

清凉绿豆粥:绿豆30g,粳米50g,薄荷3g;有清暑解表、退热养胃的作用,适用于

小儿暑热症心烦口渴食欲不振者。

清暑益气粥:西洋参1g,麦门冬6g,石斛6g,知母6g,粳米50g,冰糖适量;能清暑益气、生津止渴,适用于小儿暑热症发热时间较长口渴重、无汗或少汗者。

药浴法

中医认为“外治之理即是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是内治之药”,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简便、安全、毒副作用少等优势,尤其适合于小儿。

用法:香薷、鲜扁豆花、厚朴、银花、连翘各20g;薄荷叶、竹叶各20g ;鲜荷叶边30g;上药入3500~4000ml水中,煎煮约20分钟,滤去药渣,待水温降至38℃左右时,将宝宝置于药液中,取半仰位。重点洗浴患儿颈项、腋下、胸、背、手足心等部位。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1~2次。药浴后让宝宝饮用适量温水。

小儿推拿

方法: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揉太阳穴24次,再揉总筋100次、分推手阴阳24次,推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各300次,补脾经300次清150次,清胃经300次,清肝经200次,清肺经300次,清心经200次,补肾经200次,拿肩井5次。

中成药及中药

如果经上述处理仍反复发热、体温高、口渴重、尿多汗少、精神变差,需要到中医儿童专科门诊就诊,开中成药或药方治疗。

尤其重要的是在宝宝发热期间,家长要经常给宝宝测体温,以观察其病情的变化。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5℃,并伴有精神变差、惊叫、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延误病情。

上一篇:如果你有如树懒般的慢孩子 下一篇:允许孩子说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