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机制改革研究

时间:2022-07-26 03:14:17

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机制改革研究

摘 要:本文在详细阐述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从革新教育理念、推行弹性学分制、改革考试模式、改革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素质 评价机制 改革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具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创新素质等多方面。

二、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1.生源素质下降,对传统评价机制提出了新挑战

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产生的连锁反应之一就是各类普通高级中学的迅猛发展,但同样处于中等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境况迥异。由于家长和学生教育价值观的错位,加上自身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办学理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那些无处可读的学生才会选择读中职学校。一般而言,这些学生问题行为多、厌学情绪重、理想信念缺失等,整体素养较差,很多中职学校自嘲为“差生收容所”。可以想象,面对这样的学生,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对其考核评价明显行不通。

2.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的转变,对评价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级中等教育的普及,中职学校更多地担负起了促进就业的功能,其教育目标逐渐转向以技能培养为主、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方向上来。为适应这种变化,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诸如“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广大中职学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些模式下,中职学生必须学会“两手抓”,一手抓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手抓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就目前中职学生评价机制而言,考试分数仍然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这显然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传统评价机制提出了新质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教授创建了素质体系冰山模型。他形象地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两部分。他指出,“冰山以上部分”是个体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而“冰山以下部分” 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包括社会角色、价值观、特质和动机等。他认为显性素质不能把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一般者准确区别开来,而隐性素质则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隐性的素质统称为鉴别性特征。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隐性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传统评价机制无疑受到冲击,其局限性十分明显。

4.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各有侧重,企业所需人才有很多共性的内涵。这种共性的内涵就是现代人才应具备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生存能力、团队精神、承担风险的能力、个人品质与道德等七种基本能力与素质。随着的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及加工日益自动化和信息化,许多企业对一线工人的技能要求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相反,对他们的基本素养要求在不断提升,形成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此消彼长的现象。作为直接面向社会、以就业为主导的中职教育,其培养目标应以市场为导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其原有的学生评价机制也应发生相应的改革,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改革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机制的思考

1.创新教育理念,丰富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实施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就是要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目前,受家庭及社会影响,许多中职学生和家长唯技能唯学历是上。这种想法和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自己的全面发展,也给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使学生职业素质评价发挥“健全人格”的作用,我们需要革除失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丰富评价指标体系,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素质五个大方面构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五大指标,设计若干子项目,引导学生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

2.推行弹性学分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弹性学习制度是在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内容三个要素上实现学习者完全自由选择,最大限度地适应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发展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在能力和禀赋上的差异性提出来的,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发展方向等结合起来,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在此理念之下,我们要开辟多种渠道,提供多种平台,帮助学生获得学分。诸如开设各种选修课,举办演讲、礼仪、营销、素质拓展训练等各种培训班,丰富各类社团活动等等。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失败感,可以在其所擅长的、喜欢的、感兴趣的方面得到弥补,获得“替代学分”。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而言,弹性学分制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优化他们的人格,获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养。

3.改革考试模式,发挥考试导引功能

我们要根据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完善考试模式。在考试内容上,要积极调整,尽量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少一些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求甚解的知识,多一些与学习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灵活机动的知识;少一些封闭式问题,多一些开放式问题;少一些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输入性知识,多一些学生向老师传递的输出性知识。我们要利用考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质疑精神,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在考试形式上,我们要彻底改变期末考试定成绩的情况,要给予学生与平常学习表现相应的权重。平常学习表现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情况、单元测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课堂纪律等等。我们要通过各种考评模式引导学生在考评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考评与发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学习的意识。

4.丰富评价形式,形成激励机制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不稳定的过程,对他们的评价也应该体现动态性、多维性,这样才可能做到评价的客观合理。我们要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他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同时要注重结果评价,也要注重评价过程,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表现;我们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地、动态地、多元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不同评价形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多方面增强学生自信,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做好充足心理准备,及时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做好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美]Ellen Weber.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组译.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参与“两课”评比活动的思考 下一篇:对高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