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偏好研究及其信息消费偏好测度

时间:2022-07-25 12:53:32

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偏好研究及其信息消费偏好测度

摘 要:依据信息消费的内涵以及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现状,用消费序列测度的方法,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不同偏好;针对高校大学生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提出"绿色"信息消费。

关键词:信息消费 偏好测度 "绿色"信息消费

一、信息消费的提出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或者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 ]。

我国对信息消费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1994年,郑英隆在他的《信息消费论纲》最早提出信息消费。之后,贺修铭在《信息消费概念的确立及其理论基础―兼论信息消费学的建设》一文中,从“大情报”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信息消费的概念。他认为信息消费是指社会信息生产和交流的过程的延续,是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内容和再生信息等基本环节所构成的社会活动[1]。

二、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偏好测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被构建的愈渐完善以及网络共享的便捷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愈来愈丰富,质和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空间变大、来源可信度不确定等问题,决定了信息消费的不确定性。即在可选择基础上,由于消费者个人偏好等主观倾向和态度对消费的影响是有着巨大差异化。

高校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5年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其信息消费的多样性且对内需的拉动的意义都显而易见。因此,对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个人偏好测度有着切实重要的意义。

(一) 消费序列测度法

消费序列是指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由于收入、价格和偏好的局限性,消费者购买信息产品与服务的顺序[ ]。由消费者序列,可以判断消费者对信息产品的偏好。判断方式有两种:在固定资金的情况下,一是判断消费者消费者对不同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偏好;二是判断消费者对同一类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偏好。

1.对不同类信息产品或服务的偏好

通过消费序列,判断消费者对不同类信息的偏好,序列中消费者最想购买的信息产品或服务,即为消费者的偏好。

确定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效用,要从正负效用两个方面来分析,用正负效用构成一个效用组合,在确定效用组合的基础上,给出正负效用的分值。再计算其效用差额,即正负效用之差。最后根据所有消费方案的效用差额,确定消费序列。

据统计,高校大学生中,手机普及率达到90%以上,在不同类信息产品和服务中偏好程度比较大,常见的偏好程度较大的还有电脑、书等等,。

2.对同一类信息产品或服务的偏好

相较于不同类的信息产品或服务,同类信息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偏好比较好判断。由于同一类信息产品或服务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因此,判断它们消费序列的方法为:首先确定消费对象的共同特征。再甄别消费对象的特色优势,即在共同特征中寻求独特之处。根据独特的地方,确定不同的消费序列。

以手机为例,共同特征为品牌、硬件配置、软件系统、售后服务等等,但是不同品牌厂家的产品有很大不同。对于品牌,消费者更偏好国外大品牌;对于硬件配置,消费者更偏好主流硬件配置,如八核处理器;对于软件系统,消费者更偏好IOS系统。这样,就可以判断出消费者偏好为苹果手机。同理可以得出消费者对于国产的安卓系统手机偏好为小米手机。

(二) 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偏好

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偏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⑴手机:上网、游戏、聊天;⑵电脑:上网、游戏、观看影音文件;⑶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或电脑网购。

物的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信息消费也是如此。当下,高校大学生对信息消费的认识不足。更多时候是为了消费而消费,为了追求时尚、前卫,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在这种被异化的信息消费观的驱使下,学习需求就不再是大学生信息消费的最大需求。

以手机为例:手机发明之初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通讯便捷。但是现在许多手机游戏、社交APP,以及在网络虚拟世界畅游的满足感让大学生沉溺其中,甚至是以能购买最新款IPHONE手机为潮流和实力的象征,相互攀比。更甚者,不管学习、出行、吃饭,都埋着头玩手机,成了名副其实的“埋头族”。他们不仅没有意识到已经被手机掌控,还认为这是当下的大众的常态,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当下的潮流。

三、树立并践行“绿色”消费观

“绿色”信息消费有两层内涵:第一,消费“绿色”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信息产品的多样性、信息基础设施较弱,以及信息消费保障制度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决定了信息消费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漏洞问题。所以大学生在信息消费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信息来源以及信息的可靠性。拒绝色情、、虚假等不良信息。有目的、有意识的消费所需的信息,共同营造好的信息消费环境。

第二,树立科学合理的信息消费观。与其他消费一样,信息消费也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⑴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针对高校大学生,除了衡量财力,时间和效用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应该做到自我节制对手机和电脑的依赖。并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坚决抵制消费主义。

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在消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不要为了潮流、前卫的原因,盲目跟风。针对自身的需求,提高在学习和科研信息消费的比重。

⑶自我提升,协调消费。信息消费的本质是精神消费,高校大学生不能因为贪图物质消费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消费。要协调好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正确定位自我,以自我提升为目的,重塑尚学精神。

高校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承载着父辈和社会的厚望。在大学校园这一关键时期,树立“绿色”信息消费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不会在错误消费观下迷失自我、荒废学习。正确引导他们学习和自我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信息消费的几个理论问题 [J]. 图书情报工作,2001,(1).

[2].朱红.信息消费:理论、方法及水平测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朱红.信息消费测度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06.

[4].贺修铭. 信息消费概念的确立及其理论基础[J] .图书情报工作,1996(6).

[5].马哲明,靖继鹏.国内信息消费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7.

[6].路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3,3(10).

[7].刘宝.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上一篇:论"双师型"教师在职教中的作用 下一篇:中职英语课堂利用微课教学的意义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