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叙事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2-07-25 09:23:52

古代叙事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从这一片段中你认识到一个怎样的樊哙?试归纳樊哙的形象特点。

解析:在这一片段中,司马迁对樊哙这一形象运用了多种刻画手法,分析这一形象就要抓住这一人物突出的特点。

1.动作描写。(1)“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显其勇;(2)“立而饮之”“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显其豪爽。2.语言描写。(1)“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显其忠诚护主;(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显其文武兼备、能言善辩。3.神态描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显其勇武。

以上都是对人物的直接描写。还有间接描写,比如以项羽来映衬樊哙。樊哙闯入军帐“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连素以刚猛著称的项羽都“按剑而跽曰”,樊哙的勇猛怒视形象通过项羽的这一过激反应而跃然纸上。面对樊哙的责备,项羽是“未有以应,曰:‘坐。’”在樊哙的凌厉气势威逼下,项羽失去了还击的能力,反衬出樊哙的英雄气概与巧言善辩。

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就不难对樊哙这一形象进行准确的概括。

参考答案:樊哙是个勇武过人、能言善辩、文武兼备、豪爽洒脱、忠诚的武士形象。

【阅读指导】

阅读古典叙事散文时,如何把握其中的人物形象呢?下面我们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两个方面来谈谈。

1.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可分为:直接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环境烘托、人物烘托、事物烘托、他人的评价)、概括描写(概述人物经历、身份、学养等)与详细刻画、对比映衬。

2.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

(1)从人物形象塑造的技巧入手。

如上面对《鸿门宴》中樊哙的形象分析,就是从形象塑造技巧入手的。

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因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行是统一的,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什么样的行为,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所以,从人物的言语行动入手,不难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先秦叙事散文虽较少对人物进行肖像心理描写,但分析时也不能忽视。而对那些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能反映社会的某些本质,具有某种共性的典型人物,还要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与主题的关系去分析其典型意义。

(2)探究人物所处的环境。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两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常常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如《项脊轩志》中对南阁子环境的描写,就渲染了清静幽雅的氛围,烘托了主人的高雅志趣。相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于人物性格有着更深远的影响。《祝福》中的祥林嫂和《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其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她们处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一个人的出身地位、人生经历、学养交友、所处境地都会在其身上留下烙印。所以分析人物形象就要把他放到文本所提供的社会环境中去。

(3)把人物放到作者特设的情节中去分析。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人物形象在事件发展中得到展现。叙事散文往往通过矛盾冲突,使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由“扁平”逐渐走向“圆形”,这样才更具魅力。所以揣摩人物性格就要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情节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物性格逐渐立体成型的过程。“宝玉挨打”堪称贾府上下众多人物的隐秘性格的集中呈现,“煮酒论英雄”展现了曹操求贤若渴和具有雄心壮志的一代枭雄形象。在矛盾的冲突发展中,人物之间的思想情感互相碰撞,鲜明的个性才会塑造完成,所以揣摩人物性格就要以把握事件发展脉络为前提。

上例中作者对樊哙的性格塑造就是放在典型事件中完成的:张良召樊哙――樊哙闯帐――生吃彘肩――斥责项王。没有事件,人物形象就立体不起来。

(4)注意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发展变化。

人物形象不应该是单调的、平面的,而应是多面的、立体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还是以《史记・项羽本纪》为例,鸿门宴上项羽是优柔寡断的;而四面楚歌时,项羽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又是多愁善感的;垓下突围时的所向披靡,又显现了项羽的勇武刚强。

【阅读思考】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妊,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试分析苏秦的形象特点。说说这一形象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沙湖[注]

苏 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东坡志林》)

[注]:此文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所写。

1.文章记述了作者与聋人医生庞安常结识的过程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笔墨颇为风趣而极简略。文中是怎样描写聋人医生庞安常的?

答: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苏轼为何这么说?

答:

上一篇:殉情的鲎 第40期 下一篇:国庆欢歌 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