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财最科学?

时间:2022-07-24 07:34:18

如何理财最科学?

2014年上半年,全国理财市场共发行理财产品87718只,累计募集资金49.4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1.25%和47.57%。

文│本刊记者 宋奕青

银行猛推理财产品,打着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却已在6%上下。这场理财“大战”中,国债也来凑热闹。9月10日,今年第三期凭证式国债也亮相开卖,让今年的这场理财“混战”变得更有看点。

定期理财:互联网巨头攻城略地

“宝宝”江湖再起风浪。阿里、新浪、苏宁、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们开始向另一战场――定期理财市场发起冲击。票据、P2P、实物回购、约定收益类基金等定期理财产品正在成为互联网企业攻城略地的新利器。

8月底,阿里小微金服宣布正式推出余额宝的兄弟招财宝,涉足定期理财。就在招财宝首次公开运行情况的当天,网易的定期保险也如期开抢。其实,招财宝上线伊始就推出了票据理财。8月,苏宁和京东也相继上线票据理财。

除了招财宝、苏宁、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外,定期理财市场还有两大类,一类是公募基金的短期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另一类是P2P和P2B平台,其中仅银行理财产品目前的规模就已达12.65万亿元,P2P今年上半年的成交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

“定期理财实际上是在以时间换收益,实际的收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过,从理论上说,放长投资期限有助于提升潜在的收益率。”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分析说,理财产品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收益、流动性、产品的便捷性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一位互联网平台人士表示,推出定期理财产品,一方面是为了扩充产品线,另一方面,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也急需收益率更高又兼顾一定流动性的产品来维持用户黏性,承接从货币基金转移出的资金。

银行理财:低风险产品最受欢迎

随着固定收益类产品也频频出现兑付风险,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下移。因此,近期闲置资金的投资者重新青睐收益率稳定、安全性更好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近5年来,银行理财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速,进入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们普遍开始追求“稳稳的幸福”,为了迎合投资人更注重理财安全的口味,各大银行开发出众多低风险产品,超越红透了的“宝宝”们。

然而,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增长的这几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下走。从最初能达到7%的收益率递减到6%,到如今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的“破6进5”,确实有点让人看不懂。

据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发行的一般个人客户产品中,风险等级为三级(中等风险)(含)以下的产品募集金额为34.26万亿元,占所有一般个人客户产品募集金额的99.79%。其中,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的理财产品募集金额为22.26万亿元,占全部一般个人客户产品募集金额的64.83%。由此看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不仅仅是首选,甚至是唯一选择。

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之所以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稳定,基本能够实现预期收益,在不少投资者看来,购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甚至和银行存款无异,尽管银行业一直宣传“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不过,在部分投资者看来,这只是一句单纯的宣传语。

券商理财:叫好不叫座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纷纷进入5字头甚至4字头的背景下,“集合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7.0%~8.2%”,这样的产品着实对投资者充满了诱惑。

据《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这些集合理财产品,多是证券公司发售的。与银行理财产品不同,集合理财产品属于资产管理方法的一种,它是券商把社会上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家进行管理。尽管券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不俗,但是投资者似乎心存顾虑。

目前券商理财产品的品种很多元。“只要说出你的需求,我们就有相应的产品。”某大型证券公司一营业部投资顾问表示,他们有几十种的理财产品,而且客户的投资金额越大,能参与的理财产品范围越广。

券商系理财产品从大类分,主要是资管类和代销类,现在市面上则以各券商自主发行的资管类集合理财产品居多,代销类主要集中在一些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上。

资管类集合理财又分很多种,如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等。大致上,货币型、债权型都可以算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投向一般为银行间同业拆借、货币基金、短期票据、城投债、企业债等,预期收益率较稳定,多在6%左右。股票型、混合型平均收益在10%以上,但风险同样放大。

尽管券商销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错,但购买的投资者并不多,券商理财产品“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十分明显。

“我们也过券商理财产品,都是100万元的起点,我们自己的产品收益在5.8%,而券商的理财产品收益高出我们7个点,但九成以上客户还是愿意选择银行理财。”某国有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介绍。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和券商相比,银行更看重信誉风险,所以发售的产品“保险”是第一位的,而银行的客户也多数是冲着更加稳健的投资而来的,所以,尽管收益相对低一些,但仍得到相当一大批客户认可。

收益率:切勿盲目追逐收益

根据官方研究机构近年的评估,中国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一宗产品6%的预期收益,经过严格评估之后也许只有3%,也可能呈现为负数。

中国需要尽快使自己的金融理财市场信息对称起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一位研究金融问题的专家也表示,衍生品是个被人为复杂化的问题。这是形成目前国内理财市场格局的根源,券商、基金等,与信托、银行最大的差距是在资金池规模,也就是偿付能力差异。这种局面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理财意识,反正是刚性兑付,绝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了解,也不会去了解所买产品的来龙去脉,只要是银行卖的就觉得靠谱,喜欢跟风。

有人称投资者无正确意识,理财市场便难以真正发展,但这毕竟是一个刚刚开辟的“新大陆”,从投资者到理财机构,都需要成长。

上一篇:国企改革:靠补贴不如靠政策 下一篇:你会沟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