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7-24 04:55:13

如何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小学生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上心理“弯路”。只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举手投足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品德的形成。每一位家长都应通过自己模范的言行,为孩子奠定一生的品德基础,让勤奋诚实、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理解同情等成为孩子自我完善的目标。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达到上行下效。

我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家长。我倡导建设“学习型家庭”“运动型家庭”,并身体力行。我自己平时就有读书看报和运动的习惯,周六、周日经常带着儿子泡图书馆、跑步和打乒乓球。在我的言传身教下,我们一家三口都养成了爱阅读和爱运动的习惯。每周,我都给父母、岳父母打一次电话问候,同时也让儿子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说说话,让他懂得关心长辈。公交车上,我主动为需要的人让座,让儿子懂得助人为乐。夫妻俩平时和睦相处,不说脏话,相互体谅、帮助,建设温馨和谐的家庭,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与成长环境。根据亲身体会,我建议,有打牌嗜好的家长,请走下牌桌,来到书桌,至少不要让嘈杂的麻将声干扰了琅琅的读书声;随便说脏话的家长,请改换文明用语;独断专制的家长,请给孩子以民主自由的空间,还孩子以做人的尊严;自私自利的家长,请给孩子做个宽容、大度的榜样……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家长既要做到言传身教,还应懂得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家长可通过主动学习、参加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认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学会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的健康直接关系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了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的人格会影响学生的人格。有调查表明:学生的不良情绪有80%来自身边的长者,这其中也包括教师。有些教师有时会不知不觉地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夫妻吵架、孩子惹了事,就把学生当成“出气筒”,无缘无故地对学生发火,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向上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此外,教育部门要将心理学知识的培训纳入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聘请有关心理学专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并避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培养一支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选择灵活的心理教育方式

不同的年级段应选择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低年级学生可用“自我介绍法”:开学初,让每一名学生站在讲台上介绍自己:“我叫某某,今年几岁了,家住在某处,是某校几年级几班学生,我的爱好是什么……”内容虽然简单,却能帮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了解别人,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陌生问路法”: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情境,教师扮演大街上的一名行人,学生问行人到某一个地方该怎么走。通过师生表演,使学生学会日常文明用语,懂得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助。还有“称赞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学生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称赞别人、尊重别人,从而使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锻炼。

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应讲授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常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一个人的心理要健康,如何做到心理健康等。教师要通过平时的观察和谈心、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有的学生答卷时易出现焦虑慌乱的不良心理,为了让学生掌握调节、缓解焦虑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答卷情况,介绍一些好的方法,如“意识调节法”“注意转移法”等等;有的学生嫉妒心强,教师可以整理讲一些“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心胸狭窄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了增加学生的人际交流经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接受建议”的自查问卷,通过自查及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善于接受合理性建议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正反事例,使学生学会一些“让别人接受自己”或“拒绝对方”的合理方法。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都是在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家庭和学校教育工作者付出真心、真情、真爱,一切从“心”做起,我们的学生就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三部曲” 下一篇:大腕一闪一闪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