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时间:2022-07-24 02:01:27

培养自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摘 要: 文章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从激发自学的兴趣、树立自学的信心、教给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学的习惯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激发兴趣 自学能力培养

新的语文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激发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寻求知识,激励学生用心学习。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我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特别是在“想”字下工夫,学会置疑、解疑。如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我让学生读题后想一想,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快提出:“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为什么要发出呼声?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声?”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问题设疑,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很快弄清了课文的大致意思,并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如教学《将心比心》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注意题目里的两个“心”第一个“心”和第二个“心”有没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对两个“心”字的含义产生了置疑,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阅读课文、议论交流,终于弄明白两个“心”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自学、探究的兴趣,使他们懂得了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并反复推敲,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作者表达的意图。以境引趣,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意境中,引起自学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产生自学课文的浓厚兴趣。

二、树立自学的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如教学《永生的眼睛》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骄傲”一词的意思,“骄傲”一词在课文出现多次,每次的意思一样吗?眼睛为什么会永生?等一些疑难问题,补充相关的课外书知识。还让小组合作学习,你讲给我听,我说给你听,一起讨论交流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的知识,且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再让其通过自学解决。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我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牢固树立学习信心。

三、教给自学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教授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文章。如教学《鱼游到纸上》一文时,我让学生围绕“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鱼先游到我的心里”这两个重点问题读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用多种方式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读写事的文章时,应注意抓事情的经过这一重点品词品句品段,精读有关片段,读懂课文。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其他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寓言两则》一文时,我先精讲第一则《纪昌学射》,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寓意: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同时要有恒心、毅力和名师的指点。接着让学生运用分析《纪昌学射》的方法自学第二则《扁鹊治病》,提示学生注意人物的对话。明白寓意: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得到的知识举例。这样学生已初步掌握某些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读书,他们提高了自学能力。

四、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我常跟学生讲从小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白怎样的自学习惯才是好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着力指导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如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抓好描写盲童安静的动作、表情及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这两个重点片段。在学习盲童安静是怎样抓住蝴蝶一片段时,我让学生先观察课文的插图,再反复朗读,边读边想象并画出动作的词,学生感受到一系列动作根本不是一个盲童能做到的,与其说是蝴蝶被盲女孩拢住,还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捕捉。教“我”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段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我看到了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我怎么看得到她的内心世界学生通过看图,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议论、回答问题,深入到课文中,逐步体会到“我”当时内心的激动。她眼睛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自己全部身心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学生掌握了读写人记事的文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通过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我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此外,还经常表扬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学法,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阅读兴趣。

上一篇:让说明性文章更具语文味儿 下一篇:实施作文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