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约会”商业院线

时间:2022-07-24 12:52:49

艺术电影“约会”商业院线

在欧洲,电影观众不仅可以享受到《环太平洋》《速度与激情6》等商业大片,还能去艺术影院找找小资情调。但对于缺乏艺术院线的中国观众来说,要想进影院看部艺术片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好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这首先得归功于市场的爆炸式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数字银幕数超过15000块,电影票房突破了百亿大关,市场的繁荣让人们产生

了更多不同的观影需求。

工业化流水线下产生的商业片很难给所有观众都带来满足感,“商业烂片”的泛滥也催生出更多人对于“情怀”的追求。自然而然地,沉寂已久的艺术片开始更多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对于中国的艺术片导演来说,有需求无疑是个好开端,艺术片有可能不再是小众的孤芳自赏。比起今年年初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有10多部内地艺术片入围这个消息,更令行内人振奋的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通过主办方的大力宣传,不少艺术片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所有艺术片导演都有相同的愿景:如果有机会从商业片的口袋里分走一些票房,艺术片将摆脱自己筹资和“地下放映”的命运,走入生产的良性循环。

曾拒艺术片于千里之外的商业院线也看到了艺术片的生机。今年5月,中国几位电影从业者发起了“后窗放映”活动,不同城市的十几家影院纷纷做出响应,除了每天按常规放映商业片外,还会在不同时段播放一至两场艺术片。

发起者预期,到今年年底,将会有超过20家影院与他们合作,两年后可以达到60家。

上海艺术联盟的出现则让中国艺术电影出现了“政府行为”的印记。这个联盟由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起,上海市文广局直接领导。发起人朱中响表示,联盟旗下影院除了能按平时经营比例获得票房收入,每年还能得到联盟补贴。

“如果有影院艺术片票房好,上交的5%电影专项资金还可以返还。”朱中响说。

在政策的刺激下,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吸引了来自4条不同院线的10家影院。虽然这和法国的2000个艺术片放映厅比起来还相差甚远,但有了商业影院的接纳,起码艺术片导演就不用再像贾樟柯那样,为了让艺术片“得以见天日”而想着自己建造艺术影院了。

与此同时,北京唯一的艺术影院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也将迎来更多放映艺术片的同伴。

与艰难中求生存的中国艺术影院不同,欧美的艺术影院虽然也受到了好莱坞的冲击,但一直维持着平稳发展。欧美国家政府把扶植艺术院线当作理应执行的长期任务,比如,法国政府每年会拨出1200万欧元帮助艺术影院弥补损失。他们把“艺术与实验影院协会”当成一种体制运作,每月都会评选出优秀影片并推荐给艺术影院。按规定,如果住在一个3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当你在艺术影院看电影时,10部影片里至少就有3部是被推荐的;如果你所在城市人口达到了20万,放映被推荐影片的比例就必须超过七成;而德国不仅会在年底退回艺术影院的全额经营税,还要求片方对艺术院线做出优惠,分账时多让出10个百分点。

这么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护电影的艺术性和创作者的激情,也是为了维护具备潜质的艺术片市场。在全球电影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扶植艺术电影,能避免产业基础过于单一的弊端,从而提高该国电影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毕竟,艺术性和商业性同时俱备,才是最理想的电影市场。好莱坞只有一个,但在好莱坞之外,我们还能想起法国艺术片。哪怕是伊朗这样相对保守的国家,也通过类似《一次别离》这样的艺术片来让全球观众理解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虽然有广阔的市场和政府行为的支持,但艺术电影目前仍然是小众的狂欢,中国艺术院线的发展更是前路漫漫。如果政府补贴的力度不够,或者影片的质量不达标,那么这些影院还是会在艺术片的放映上惨淡收场。这股艺术电影的星星之火,最终会慢慢熄灭还是可以形成燎原之势,最终还得看观众对影片的接受程度。

上一篇:花小钱,搞定怪户型 下一篇:在二三线城市,开五星级酒店